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内蒙古河套:一双巧手、一副棒针、 一团毛线打造贫困户“炕头经济”

来源:阿坝日报 2020-08-12 00:35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眼下,地处河套灌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刚刚结束麦收工作,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正在利用农闲时节抓紧完成巧手手扶贫车间的国外针织订单,实现坐在家中照样能增收。

记者在乌兰图克镇新乐村走访发现,一些贫困户妇女正一边交流针织技巧一边用棒针绣花。村民王彩霞说:“我们最近拿到了巧手手扶贫车间的国外绣花订单,要求在8月底交单,现在必须抓紧时间,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王彩霞告诉记者,她家由于丈夫患病等原因致贫,于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现已稳定脱贫,但还需勤劳致富。她说:“我们村在2019年7月建立巧手手扶贫车间,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妇女完成针织订单,主要针织帽子、围脖、毛毯等制品,一年纯收入三四千元。”

只要勤劳肯干,就能创造财富。新乐村党支部书记郭富贵说,全村利用14万元项目资金建立巧手手扶贫车间,利用企业订单带动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妇女增收。在做好针织培训工作的同时,订单企业把生产原料发放到妇女手中,实行按件计薪,贫困户可自由支配时间进行“居家式”生产加工,实现出门种地、回家挣钱两不误。

与乌兰图克镇新乐村一样,临河区白脑包镇永清村针对贫困妇女劳动技能不高的问题,将巧手手扶贫车间的培训课堂直接延伸到组和户,开展订单式培训,让贫困户妇女从事简单、快速、灵活的手工编织产业,实现“短期见效、长期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

记者在永清村巧手手扶贫车间看到,妇女们有的忙着领毛线,有的签订单,有的跟老师学习针织。据永清村驻村扶贫干部侯娜介绍,巧手手扶贫车间的生产方式是来料加工、分散经营,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场地不受限制,妇女们在不误家务、农活的同时就可以兼职增收,这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集中培训、现场示范、电话讲解、网络指导……多种形式的培训通俗易懂,妇女们很快就上手针织。现场发放订单的编织企业负责人张春花说:“现在我到村里发放订单,大家都争着抢着要接活儿,订单很快就发完了。经过反复培训、实践,针织效率、质量越来越高,大家的收益也越来越高。”

据临河区妇联发展部部长高凤英介绍,2019年3月以来,临河区在8个自治区级贫困村均建立巧手手扶贫车间,安置386名妇女就业,带动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至5000元,成为妇女脱贫致富助推器。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社论】人民城市为人民办实事

“医生,下次还给我预约周六的门诊好吗?”“没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可以在上海不少医院的门诊室里,听到上述交流。看似平平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检举控告人的权利2020-08-12 00:41
评论:(内蒙古河套:一双巧手、一副棒针、 一团毛线打造贫困户“炕头经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