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天,我们来自全国组织、宣传和高校系统的400多名影像界参会嘉宾,从各地辗转赶到云南省昭通市火车站集中,然后统一乘大巴车前往彝良县小草坝,参加“点赞中国·纪录影像”第四届万峰林微电影盛典。
彝良县被誉为“将军故里”,是军事家罗炳辉的故乡,也是当年贺龙、萧克带领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三进三出,打响“乌蒙回旋战”的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彝良县也是“世界天麻之乡”,小草坝盛产的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天麻素含量特别高。
我们到达时,组委会安排的迎宾队穿着彝族的盛装,早已在枫叶大酒店前的广场迎候我们。美丽的姑娘和壮实的小伙拦住我们,姑娘热情洋溢地唱起了拦路歌,小伙手舞足蹈在一旁伴着民族舞。歌舞毕,姑娘小伙纷纷向客人敬奉地方美酒,让大家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完成开幕式、微电影创作高峰论坛、微电影创作讲座、颁奖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后,组委会安排我们与会嘉宾观看“龙狮灯舞”和“打铁花”表演。我想,当地政府一定是想借助与会嘉宾的镜头和笔头,进一步加大对当地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
那天晚上7时不到,我们住宿的枫叶大酒店前的广场,早已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晚8时,表演准时开始,“龙狮灯舞”是当晚活动的开场节目。在表演者的带动下,在人群的阵阵欢呼声中,狮子追逐狮灯,长龙追逐龙灯,时而直冲云霄,时而凌空飞舞,时而似入海破浪,时而似怒目娇嗔,时而似搔首弄姿……整个表演娴熟、诙谐、热闹、喜庆,可以说是美不胜收,让我们享受了一席视觉盛宴。
我想,“龙狮灯舞”千百年来能够不间断地传承下来,并列入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定寄托着当地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渴望,对五谷丰登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龙狮灯舞”也是回乡游子体味乡愁的聚会,还是外来游客开阔眼界的盛会。
而在黑夜里“打铁花”更是当地的拿手绝活,是难得一见的烟火美景。天黑前,来自当地牛街古镇的师傅们先在宽阔的场地上建起几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打铁花”前,需用风匣鼓风,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
在人山人海、群龙共舞的热闹氛围中,“打铁花”师傅每两人一组,一人先用特制的铁瓢从熔炉中舀起铁水,然后把铁水向空中扬洒,另一人随即挥杆对铁水不断地精准击打,被击打后的猩红铁花立即向上四处飞溅,朵朵铁花在夜幕中绚丽绽放(见左图),照亮整个苍穹。随后,铁花伴随着人群中的惊叫声、欢呼声、惊叹声……化身这人世间真正的火树银花,璀璨夺目、蔚为壮观。
据了解,牛街古镇的“打铁花”是当地独树一帜的独角戏,已经获批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宋朝时开封也很流行,明清是鼎盛期。最初是炼丹道士与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共同祭祀太上老君的仪式,后经千年流传,逐渐形成今天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
在微电影盛典结束的当晚,我激情满满,结合本次行程安排,在下榻的宾馆里赋词一首《瑞鹤仙·云南微电影盛典》:
恰金秋气候,彝良县、客去车尘漫漫。微电影庆典,又高峰论坛,相逢恨晚。辅导讲座,趋势谈、受益匪浅。喜参观博物,采挖天麻,拦路酒盏。
最忆非遗项目,铁花龙灯,极富于美感。牛街壮汉,神龙舞,火花散。醉情小草坝,层林尽染,峡谷瀑布藤蔓。庆龙城突破,八桂收获满满。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沈阳8月15日电(记者/赵洪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15日举行“捍卫和平忘战必危”纪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