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日前,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全民阅读公共服务。日前就有媒体报道,河南内黄县村民李翠利在自家超市货架间建起书苑,推广乡村阅读。从借书人寥寥无几到村里阅读氛围越来越浓,12年来,书苑受众达30多万人次,点燃了村民对阅读的向往与热爱,为他们照亮了更广阔的世界。
李翠利推广乡村阅读的“绝招”,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点是“顺势而为”。她没有大动干戈地开辟专门场地,而是在超市货架中间辟出一片阅读空间,自掏腰包买来300本旧书,又拿出自己收藏的200本书,“微光书苑”就此面世。另一点是“因势利导”。李翠利引导村里的大人小孩亲近书香,不要证件、不办手续、不收钱,零门槛借阅。这还不够,她又用发糖的方式吸引孩子们读书,准备了小毛巾、牙刷等小礼品鼓励村里大人阅读,如此,大人和孩子相互带动,村里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
令人欣喜的是,李翠利这束推崇阅读的微光,不只照亮了村民们的阅读生活,也辐射带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与她联系,上海一家公益组织一次就捐赠了 3 吨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微光”汇聚起来,有村医将自己医疗卫生方面的书籍全部拿出来共享,有退休教师多年来坚持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有大学生帮忙组织阅读分享活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然而,更多“微光”交相辉映,描绘出的势必会是乡村阅读更为绚丽的景致。
近年来,为了推进乡村阅读,各级政府部门花了不少心思,建设农家书屋,铺设数字信息化通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读书文化活动等。如今的乡村阅读环境,与过去相比,的确有了明显改观,村民们对于阅读的喜好程度,也有了一定提升。不过,推进乡村阅读,固然离不开政府部门积极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其他力量的有效介入,这其中,就包括像李翠利这样自身热爱阅读,又热衷于投身阅读公益事业的民间人士。
“李翠利们”以其之力点燃乡村阅读的火种,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扎根于乡村,对于周围村民的脾性喜好、文化程度等情况知根知底,这样更便于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推广措施;而周围村民则对于“李翠利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更易于支持和配合其工作。
纵观全国各地,像李翠利这样播撒书香的民间微光绝非个例,不过,与目前推进乡村阅读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相比,如此微光仍显微弱。但不管怎么说,民间参与力量多多益善,他们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当点点微光密集起来、扩散开来,不断形成燎原之势时,才能影响带动更多乡村在浓郁书香中走向振兴。
新闻推荐
开展技术创新抢占高端市场连日来,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生产线上机声隆隆,员工们严把质量关,精心生产高附加值优质合金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