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近日,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发布《2020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0个城市中,有7.48%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拥堵状态,有58.17%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其余34.35%的城市通勤高峰交通处于畅通状态。
数据显示,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以珠三角区域拥堵程度最高,而长三角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49,低于全国1.56的水平,交通状况相对较好。
数据还显示,兰州在通勤高峰期的平均候车时长最短,约5分钟。沈阳在通勤高峰期的平均候车时长最长,约17分钟。虽然在沈阳乘车需要等待17分钟,但是它并不是本季度最拥堵的城市。重庆以平均车速23.32km/h成为了第三季度全国路网高峰期最拥堵的城市。
三季度,在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中,有6%的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同比下降,28%的城市基本持平,66%的城市拥堵上升。受疫情影响,拥堵同比降幅最大的城市是乌鲁木齐,其次是呼和浩特、洛阳,呼和浩特去年同期受异常天气影响拥堵程度较高,本季拥堵下降6.63%;拥堵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青岛市。
将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数”均值作为健康、亚健康临界值,也就是健康水平线,得出交通健康、亚健康榜单。数据显示,西安市交通健康指数最低,城市交通相对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交通健康指数为42.80%;南通市交通健康程度最高,其交通健康指数为74.96%。同比2019年三季度,交通亚健康榜单前十中哈尔滨市交通健康状态变好,同比上升12.64%;交通健康榜TOP10中洛阳市交通健康指数提升明显,同比上升7.98%。这些数据分析可以辅助相关交通政策和出行解决方案的制定。
衡量及对比不同城市交通运行状况需充分考虑城市间交通发展规模的差异性。报告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截至2020年9月全国汽车保有量数据,将城市分为“超400万”“超300万”“超200万”“200万以下”四档对城市间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考量。数据显示:超400万辆的城市中苏州交通健康指数最高,重庆最低;超300万辆的城市中天津得分最高,西安最低;超200万辆城市中唐山得分最高,广州最低;200万辆以下城市中南通得分最高,长春最低。
根据交通评价系统监测,全国主要城市重要路口早晚高峰停车延误的TOP20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占一半,红绿灯路口排队长度的TOP20中以南方城市为主,大中型城市中多数城市指标环比呈上升趋势。三季度停车延误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佛山、深圳,与二季度一致;环比发现,深圳的停车延误有显著降低,东莞、佛山略有增加。路口排队长度排名前三位城市分别为西安、贵阳和广州,与二季度一致;环比发现,西安排队长度基本持平,广州、贵阳略有增加。
将停车延误红绿灯路口监测排名扩大,可发现排名前100的红绿灯路口分布在30个城市中,其中深圳上榜的路口数最多共有10个,但均未进TOP20排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梦焕摄影报道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爱老助老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药王山中医药养生文化影响力,推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