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陆游乡居生活研究 读包伟民的《陆游的乡村世界》

来源:淮南日报 2020-11-18 07:50   https://www.yybnet.net/

赵青新

陆游是诗作保留迄今数量最多的中国诗人,达9362首,现存陆诗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六十六岁之后闲居农村时所作。陆游初学诗歌,受到江西诗派影响。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后来,陆游入蜀从戎,深入民间,不再满意封闭的书斋写作,84岁时,陆游作诗《示子遹》,回顾了自己诗风的转变,末尾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可见,陆游诗歌创作和生活的紧密关系。

包伟民是浙江宁波人,从小喜爱陆游诗词。包伟民意识到,围绕陆游诗歌展开论述,可能是两宋乡村社会史研究不错的入口。于是,就有了《陆游的乡村世界》。

这是一部探讨南宋文人乡居生活的论著。包伟民认为,通过对个人生活史日常生活具体个案的研究,能够观察分析中国两宋时期县级政权之下基层的乡村社会,有助于消除宋代社会生活史研究比较笼统的认识。包伟民放弃了关注各种社会科学式问题的传统研究思路,致力于利用宋代文人留给我们的海量田园诗来复原两宋时期的乡村图景和社会结构。

包伟民希望借助陆游“乡村世界”的个案能够比较集中地提供三个方面的信息:其一,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其二,关于士人在乡村的社会角色的某些侧面;其三,由陆游所感知与描述的当时农村基层社会的其他一些生活场景。

“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倚杖》)包伟民撷取清新平易、朴素自然的精华陆诗,展现农耕劳作和田园风光。这些诗歌散落在文本各处,与历史讲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呈现了包伟民治史能力与文学鉴赏力的有机融合。陆游生活的地方在钱塘江南岸的越州,就是今天浙江的绍兴地区。“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才。”(《舟中作》)包伟民借助陆诗讲述了山会地区的开发史,与陆游关于居处三山别业及其周围地区村落的描述,相互印证。

借用陆诗对南宋乡村职役人员的描述,“茅亭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包伟民梳理了一部“中国古代保长简史”。“世通婚姻对门扉,祸福饥饱常相依。”(《谕邻人》)包伟民由此感知山会地区农民的婚姻圈较为窄小,并由婚姻圈谈及宗族组织的信息。陆游诗曰:“市桥压担荨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初夏行平水道中》)陆诗经常谈及租佃买卖,作为细节补充佐证,可见两宋商品交换的繁盛情景。

陆游乡村世界的基础是以稻作为核心的农耕经济。两宋正是中国稻作耕种的鼎盛时期,山会平原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种植,《喜雨》《村饮》《农家歌》等诗作,宛如图画,场景分明。“蚕麦俱收”等劳作书写,涉及植桑技术母枝压条之法。缫丝织帛酿酒种花等日常描绘,与南宋时人笔记或经济谱录对照,可作为微观史证。三餐米面,肉食菜羹,那就更是直观的饮食文化史料了,足可仿制一桌琳琅宋宴。

这些诗歌及其引出的历史话题,勾画了生动鲜明的两宋乡村社会特征。不过,诗歌记事写人往往并不是完全写实的,更多地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所包含的历史真实性的信息是应当存疑的。另外,尽管陆游存诗极其丰富,据此作为如此众多的历史侧面的材料,依然显得薄弱细微,也不乏勉强拖拉的弊病。作为一项尝试,这本书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新闻推荐

重庆跨境公路班车哈萨克斯坦线首发

11月17日,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从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无人机照片)。当日,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中亚班车)哈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陆游乡居生活研究 读包伟民的《陆游的乡村世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