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社论】个人破产是退出 不是赖账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3-01 18:19   https://www.yybnet.net/

个人破产真的来了。

3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个人破产的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开始施行。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在市司法局挂牌成立。去年5月,中央公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其中提出“改革完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推动个人破产立法”。

这次深圳规定了3年的“免责考察期”,“丧失清偿债务能力或者资不抵债的,可以依法进行破产清算、重整或者和解,经过三年受到严格行为限制的免责考察期,可免除其剩余债务”。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30多年了,也的确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退出机制。因为之前我国一直未引进个人破产制度,200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也被称为“半部破产法”。这次试水个人破产制度,填补了这块空白。特别是对于因经营失利、错误担保而背负下巨额债务,且明显没有清偿能力的个体来说,应给予“重生”的机会。个人破产,为“诚实但不幸”的市场主体提供了退出机制。

但是,也要防止个人破产被人滥用,用以“合法”逃避债务。毕竟“熬过”3年的“免责考察期”,不进行高消费,就可以豁免大量债务,是相当诱人的。这就必须防止当事人故意隐藏自己的财产,不申报破产,等到“免责考察期”之后逃出升天。就像有网友提出的尖锐问题,务必首先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要防止“老赖”借个人破产满血复活。

另一个层面,中国社会对个人破产还有一个接受过程,毕竟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人走债不空”,更何况人没有“走”,只是申请了个人破产就能彻底摆脱债务,这个理念对于中国人还需要有一个“消化”过程。特别是一些破产人不排除在破产之后又“东山再起”,甚至于家产亿万,但此时已经不需要再偿还之前债务。这难免会触动很多人关于社会公平的神经。怎么有效疏导全社会接受个人破产?

此外,因为有个人破产制度,也让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债权有了更大的法律风险,很多个人签署的担保协议,可能也不那么“担保”了,这些都是中国经营环境的新变量。

近现代的个人破产制度,已经从对债务人的惩罚,慢慢演变为豁免,它也是市场经济必要的退出机制。但是,就当下的试点推行来说,还得盯住个人破产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隐藏财产逃债、亲友充当虚假债权人……要防止个人破产从一开始就被人“打了歪主意”,也要防止它成为好不容易破解的“老赖”问题的后窗程序。要保障个人破产只适用于“诚实但不幸”的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全球航空业复苏进度加快,飞机运营率达到72.08%

记者|薛冰冰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一年光景已经过去。这一年来全球航空业经历过至暗时刻,也以自救或他救重见曙光。进入2...

相关推荐:
科技史上的今天2021-03-01 09:03
猜你喜欢:
评论:(【社论】个人破产是退出 不是赖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