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城市更“适老” 未来更美好 扶青

来源:金昌日报 2021-03-17 10:02   https://www.yybnet.net/

眼下的中国,“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孔发龙提出建议,“允许已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户,并在社保、医保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建议一经媒体报道便引发热议。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的法定义务。然而,伴随着大规模城市化,父母和子女分居两地越来越常见,赡养反而变得“行之惟艰”。特别是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大都是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的家庭结构,赡养压力可想而知。这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允许独生子女父母随迁落户”“增加独生子女护理假”等,都是对“赡养焦虑”的积极回应。

有网友可能问,事实上许多老人已经生活在大城市里,可以正常看病、生活,为什么还要执意强调落户呢?重心在于建议的后半句,“社保、医保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相信这是属于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但在实践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肠梗阻”。比如医保,不同地区财政实力、医疗资源、结算标准等存在巨大差异,眼下还做不到直接打通。现实中,北上广等地已设立随迁通道,但在医保资源上都有所保留。

即便如此,也要看到“允许独生子女父母随迁落户”的合理性。当前,许多城市正持续降低落户门槛,让市民“愿落尽落”,这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和接纳。而持续推动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从允许父母随迁落户,到免费使用涉老市政设施、享受社区日间照料等公共服务,再到解决好“医保漫游”特别是门诊就医的费用报销问题,群众获得感正在逐步得到实现。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也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老人并非城市资源的消耗者、食利者,而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因素。“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现在各地正积极开展“抢人大战”,但如果只想要优秀的年轻人,而不想帮他们解决养老问题,是不可能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允许父母随迁,其实就是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留住年轻人。

预计“十四五”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这一阶段到来,养老问题将日益严峻。正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回应社会关切,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拥有高质量的晚年幸福生活,还有待各方携手联动、积极探索。

(据《南方日报》、人民网)

新闻推荐

时·事·快·报

●欧洲专利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收到来自中国的13432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9.9%,中国在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量创历...

相关推荐:
《敢为天下先》2021-03-17 08:40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更“适老” 未来更美好 扶青)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