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踩高跷
■健康路小学603班 李懿文
小记者 06054
指导老师 盛晓英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东北的辽宁,那里有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到了春节,许多人就会表演扭秧歌、踩高跷、耍杂技等。
“打起鼓来敲起锣,唢呐一吹心气活”,随着鼓声和唢呐声响起,踩高跷表演开始了。踩高跷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相对来说比较文雅并且特别重扮相与扭逗。一些人脚绑在长长的木跷上面,一个带着小丑装扮的人上场,只见他脚踩高跷,边走边说着笑话,虽然他已经比较高大了,但还是一个劲地踮着脚,想要突出他巨人的感觉。突然,他似没站稳,一下“摔倒”了,但又像一个小婴儿一般慢慢爬起,还做了个鬼脸,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武跷”强调的是个人技巧或绝招,带有一些动作冒险的成分。表演还在进行着,只听“蹬”的一声,几个威武的壮汉踩着高跷翻着跟头,然后,他们一齐旋风卷倒立,一字整齐地向前倒走,猛的一个前空翻,接着又一个前空翻,连跟翻的表演犹如盖世英雄一般。鼓声也随着我们的欢呼声响起来,突然,他们每人拿出一把兵器,飞速地耍着兵器。我不禁紧张起来,爷爷告诉我说:“从前,有个人名叫高跷,他疾恶如仇。一天,他带着兵器来到一个作恶多端的财主家,在他家门前耍兵器,并以此来警告财主不要继续做恶事,否则就要了他的命。财主吓得再也不敢做坏事,百姓为了感谢这个名叫高跷的英雄,每年正月十一至十八都会举行踩高跷表演。”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表演者每表演一个动作都喊得这么有劲,每舞一枪都这么有力。这时,前面的表演者带头往前冲,发起冲锋,一下又转过身来同后面的表演者打斗,每一个兵器碰撞在一起时发出的“砰、砰”声,使人热血沸腾。
家乡春节的踩高跷习俗年年都那么精彩,已化作我美好的回忆。
新闻推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清晨,天安门广场。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