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务工人员流入的大省广东,每年春节一过,各大招聘市场就会人头攒动。而今年,在服装加工厂林立的广州康乐村一带,招聘市场上则出现了老板排长队等着被挑的场景。这座集聚着数千家制衣厂、小作坊的城中村,每年都因节后“招工难”见诸报端。
有制衣厂老板甚至调侃道,以前是工厂挑工人,现在是工人挑老板了,现在90后、00后都不会学这个了。虽是调侃,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就业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从企业角度看,招工难的制衣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用工灵活的制造业企业。它们所以用工难,一部分原因是待遇跟不上趟,招到了人也留不住人,用了一段时间就有跑掉的危险,只好不断地招人。但企业也有一定的苦衷,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这些原本依靠廉价劳动力求生存的民营中小企业本身生存也不太容易,自然很难开出高薪吸引劳动者。
从劳动者角度看,新生代成为外出务工群体的主力军。他们的要求与上一代有较大差异,有更多的自主要求,体现在收入、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但很多企业没有及时加以调整,这就难以满足新生代劳动者的需求。
一边是利润相对微薄、无法匹配劳动者需求的制造业工厂,一边是对于薪资、工作时间等有更高要求的劳动者。可见,“招工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破解“招工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3月23日,澎湃新闻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