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一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晒谷子的视频引发关注。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晒谷子,让他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晾晒稻谷是老师们的方案教学,不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每个班每个学期会选一个课题来研究,这个学期选的是米,小朋友会带稻谷、特有农具、碗等。网友表示:这个课程太好了!
据该幼儿园方老师说,我们在课堂和天台里演示如何晾晒稻谷,让孩子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也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碗里的饭是来之不易的。有的小朋友刚开始踩在农具上当跷跷板玩,最后经过演示,小朋友知道了它们的作用,接下来我们还会去田地里亲自体验。
据悉,农具和稻谷都是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的,每个人带的东西不同,有的是从老家寄来,有的是借邻居,而稻谷有的则是网购而来。该课的初衷是让小朋友知道一个物品的来源、过程。家长也非常支持幼儿园的方案教学,学生也非常喜欢这一课程,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生活,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了解粮食是如何来到餐桌的,如此农学教育令人称赞!平时,见到太多的城市孩子连农作物都不认识,就是长大了,还常把禾苗当韭菜,把玉米当莴苣,认为花生是树上长的。如果说对农作物的张冠李戴,还不算令人担忧,而要是仅知道喜洋洋、猪八戒,却连活羊和活猪都没见过,那岂不是很大遗憾?
其实,学农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也是对教育的有益探索。以育人为目标,以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让每个班每学期都选一个课题来研究,接地气、带土味,使孩子出汗出力的同时,对生活和劳动也有了更多体验,不仅了解了一点农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对农业、农民、粮食等的认知,可谓人生教育的好课堂。
可见,类似这样的“晒稻谷课”很有必要,是对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更可视为一次大胆的创新。让孩子接受带着“泥土味儿”的实践教育,使孩子在体验劳动的同时,对劳动的意义,对生活的理解更透彻,对日后更加敬畏食物,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有裨益,这也等于为孩子人生播下了一颗“金种子”。
新闻推荐
○刘奕湛近日,为强化问题线索收集,“政法干警违纪违法举报平台”正式上线,用户可向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反映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