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念好“紧箍咒”,就得在惩戒方面动真格的——尽快拿出惩戒细则,及时对各种违规者施以霹雳手段。特别是,要对甘愿为非法社会组织“背书”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予以严惩,要对甘愿为非法社会组织“站台”的党员干部(包括离退休者)予以严惩,要对甘愿为非法社会组织“捧场”的网络平台和金融机构予以严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评论员王学钧
3月24日,民政部公布2021年第二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中国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中国质量认证监督委员会、中国茶业管理协会等十个机构名列其中。民政部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如发现这些组织的活动线索,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投诉举报栏目进行投诉举报。
今年以来,民政部明显加大了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力度,密集公布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就是重要表现之一。上个月,民政部刚刚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对中国美学研究会等十个机构给予曝光。往年,民政部虽也曾不止一次地推出过这样的“黑名单”,但在发布密度上从来没显现得这么紧迫。
作为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一种手段,公布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的作用显而易见。其一,这是对广大社会公众的必要提醒——看看吧,这些机构已上了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跟它们打交道要当心,以免上当受骗。其二,这便于借助社会力量对非法社会组织实施监管。通常情况下,非法社会组织不像合法登记的组织有固定的场所、电话和联络人,仅仅依靠现有执法力量很难发现。名单公布之后,知情者可更及时更富针对性地提供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活动线索,相关部门可更及时更富针对性地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进行查处。其三,这可以对铤而走险者形成震慑。名单公布之后,迫于舆论、法律、道德等多方面压力,一些已属非法的社会组织会偃旗息鼓作鸟兽散,一些正准备打社会组织主意的蠢蠢欲动者会望而却步改弦更张。
不过,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仅公布“黑名单”显然是不够的。也正因如此,民政部等二十二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以“六不得一提高”对非法社会组织进行系统治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得与非法社会组织有任何勾连或合作,党员干部不得参与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新闻媒体不得宣传报道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活动便利,互联网企业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任何线上活动便利,金融机构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提供便利,探索建立健全对非法社会组织责任人的信用约束和惩戒机制以提高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成本。
毫无疑问,这是有关各方在念“紧箍咒”。要念好“紧箍咒”,就得在惩戒方面动真格的——尽快拿出惩戒细则,及时对各种违规者施以霹雳手段。特别是,要对甘愿为非法社会组织“背书”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予以严惩,要对甘愿为非法社会组织“站台”的党员干部(包括离退休者)予以严惩,要对甘愿为非法社会组织“捧场”的网络平台和金融机构予以严惩。事实已然证明,如果没有来自这几个方面的“配合”,很多非法社会组织就很难“诞生”,很难“有所作为”。
新闻推荐
扫描右侧二维码,观看工人日报融合报道《太可爱!新冠疫苗接种点,保安小哥用留观条做手工!》3月19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