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至,清明即将到来。人们在讲述时节、时间概念时,总会不经意间提到二十四节气。什么节气过了,什么节气即将到来,以此说明时光飞逝。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二十四节气,这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那么一年为何分为二十四节气呢?这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当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主持人:李贾
新闻推荐
河南焦作市第十七中学语文教师姚女士举报学校职称评选不公平一事有新进展。澎湃新闻3月25日从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