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天稻下凡”:嫦娥五号太空稻安家田间

来源:大江晚报 2021-03-30 00:43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广州3月29日电 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29日离开温室,移栽田间,成功“安家”。

上午8时左右,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加峰博士带领团队4人开始在温室拔秧,拔下的秧苗被放到若干烧杯里面,经过50分钟左右的车程来到位于广州增城的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基地。

在试验田基地,记者看到,研究人员首先把8组双行红绳拉到田间,然后把“天稻”秧苗有序地摆放在田基,在去掉部分顶端的叶片后,再沿着红绳的位置一株一株整齐插入土中。整个过程持续约一小时。

与普通插秧相比,“天稻”的插秧工作要更为细心周到。王加峰介绍,研究人员等到“天稻”长到最适合的秧龄,约三四片叶子的样子进行插秧;土的硬度也要适中,太硬容易在操作时伤根伤苗,太软秧苗容易歪斜、深陷;插秧的力度、分布的疏密都要讲究。

“拉绳是为了保证秧苗插得又直又匀,把顶端叶片去掉是为了防止飘苗浮苗烂苗。我们插秧的指法是用食、中、拇三指护住根部下到土里,以每穴单株的方法插入土里3厘米的位置,原则是‘浅而不倒’,既保护根部,又便于后期研究、跟踪。”王加峰说。

在同一块田地里,还有“长征五号”稻种、重离子辐照稻种,后期研究人员将分别对深空搭载、近地轨道搭载、地面模拟这三种稻种进行对照,以育选出最优品种。插秧之后,研究人员接下来会施肥、喷药等,预计5月底或6月初迎来抽穗期,7月上旬将收获果实。

这批共计40克的“天稻”于2020年11月搭乘嫦娥五号登月,历时约23天、76万公里的“环月旅行”返回地球,并于2021年2月26日完成播种。记者 郑天虹

图为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

新闻推荐

媒体:地方“拍脑门”造绿欠下巨债 企业垫资种树被拖垮

连续多年“拍脑门”造绿,200多家企业齐上阵,合同总金额逾30亿元,约相当于当地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5%;没有可研或规划,盲...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天稻下凡”:嫦娥五号太空稻安家田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