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一张张定格怀旧瞬间的老照片,可能已经显得斑驳,却可以轻易将我们拉近久远的所在,重温那些深埋在岁月里的老旧故事,感受时间缓缓流逝带来的变迁。
西藏结巴乡桑嘎村 “西藏第一朗生互助组成立旧址”里一张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黑白照片总免不了让人观摩沉思,照片的主人公是西藏第一个朗生 (旧指奴隶)互助组的11户朗生成员。
达瓦顿珠是桑嘎村的党总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朗生互助组成立旧址的宣讲员,每当他讲解到这张照片时,都会感怀于朗生互助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60多年前,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做主人,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牛羊和农具住房。民主改革第二年,桑嘎村成立互助组,由于朗生没有耕种经验,没有互助组愿意他们加入,朗生成员坚信只要腿长自己身上就能走出幸福,1961年3月,11户原桑卡尔庄园的朗生组成了西藏第一个朗生互助组。
互助组刚组建就遭到了讥笑,被称为“穷棒子互助组”,人穷志不穷,不懂耕种,互助组成员就在别人干农活时,偷偷看、偷偷学,然后再一个个教给其他人。为了让作物长得更好,晚上他们跑到牧民放牧的山上扫粪,第二天一大早将粪便运到地里当肥料。此外,大家新修水渠、筑堤坝,引导灌溉水源,天天到田里除草,经过大半年努力,当年秋收时,在全村21个互助组中,朗生互助组的产量最高,让全村人刮目相看。
后来,朗生互助组的故事和精神传遍整个西藏,成为了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达瓦顿珠说,“朗生互助组成员的照片是时代的印记,书写了一代人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深深影响着后辈,包括自己。 ”
新闻推荐
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