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吊牌写含96%羊毛,实际一根羊毛都没有?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对羽绒服、羽绒被、围巾、棉服、冲锋衣和羊绒衫等冬令用品进行监督抽查,结果发现:羽绒产品的填充物质量、服装面料的纤维含量等方面,以次充好,是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这次监督抽查主要在羽绒服、羽绒被等六大类冬令服装抽查了350批次,一共发现4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3%。(3月29日央视)
从抽检报告可以看出,部分冬令用品不合格,以次充好、填充物虚标等弄虚作假情况非常严重,有的产品含绒量虚标数十倍,甚至有的虚标含100%鹅毛、98%羊毛,可里面连一根鹅毛、羊毛都没有,却卖出了高价钱,完全就是在欺骗消费者,牟取非法暴利。而且,这些不合格产品涉及品牌众多,其中包括雪中飞等知名品牌,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均在内,抽查买样的电商平台超过10家,可见覆盖面非常广泛。
如此毫无底线的大规模弄虚造假行为,令人震惊。消费者购买冬令用品,就是为了保暖过冬,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很高,如果填充量过低、以次充好等,就会导致无法满足保暖功能,进而难以抵御寒冷天气,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这些不合格冬令用品的成本很低,却通过虚标含量,卖出了正常产品的价格,或者略低的价格,实则赚取了超额利润,亦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对其他正规经营者不公平。
可见,这些劣质产品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坑”消费者的钱,埋下健康安全隐患,还破坏了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应根据此抽查报告,依法对涉案厂商、商家予以严惩,并积极支持消费者退货赔偿,让其承担应有的代价。同时,依照电商法和消费者保护法等规定,电商平台、直播平台负有管理职责,因对商家弄虚作假行为未能发现和制止,亦要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应对其施以罚款,并责令赔偿消费者损失。
据介绍,要对某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检测机构一般都会选择这类产品正热销的时候,而从抽样开始到出结果,都需要一定的程序过程,所以出最终抽查结果的时间就会滞后。时值春暖花开之际,冬令用品的热销期早已过去,这份抽检报告来得太迟,消费者的损失已成定局,希望能够通过退款、赔偿等弥补损失。
为了发挥更大的警示作用,监管部门不妨建立“黑榜单”制度,达到提醒消费者、警告劣迹品牌厂商。比如明年冬令用品上市之际,可根据历年抽检结果,发布往年的“黑榜单”,供消费者参考选购,从而避开“雷区”,亦令“黑榜单”的品牌厂商遭受市场惩罚,主动改过自新,以实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
新闻推荐
聚焦大数据革命和经济学研究范式 一场学术报告会在安徽大学举行
本报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对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会带来哪些影响?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