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获假冒的防伪“四件套”
“得物App”购物平台以“先鉴别、后发货”著称,一双限量版运动鞋,如果有“得物”的鉴别证书和认证鞋扣加持,往往被认为是正品。有不法分子盯上这个平台,动起了“歪脑筋”。
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防伪“四件套”,犯罪嫌疑人造假成本不到3元,却以20元一套的价格进行销售。
一些商家批量购买后,将自己生产销售的假冒运动鞋包装成正品,以高价出售,非法获利。
一些个人鞋友也用以包装自己的假鞋,其中不乏用包装过的假鞋冒充正品销售欺骗他人的行为。
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了申城首例第三方鉴定平台防伪标识被侵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假冒鉴定标识,包括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共计130余万件,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
防伪套装被“破防”假网站在线“认证”
2020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接到线索,称有人架设服务器制作假冒第三方鉴定平台(得物App)的网站页面,涉嫌售假。
警方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多达17个与该平台域名极其相似的“李鬼”网页。然而经过与得物平台方的核实,这些并非官方网站页面,而是架设在境外服务器上由私人注册的网站。
“我们在对比官方页面时发现,这些‘克隆’的网页版面排布基本是照搬照抄,除了域名有所不同外,其他细节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邹征告诉记者。
随着调查逐渐深入,警方发现林某不仅“克隆”了多个虚假网页,还伙同徐某、吴某、周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的该鉴定平台的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也就是俗称的防伪“四件套”。
“消费者需要通过微信等其他App扫描,随后便会链接到林某注册的虚假鉴定页面,即一张与官网相比几乎能以假乱真的虚假认证信息图。”邹征介绍说。
假冒“四件套”造价不足3元
这样一套假冒防伪“四件套”成本不到3元,林某等人在线上却以20元一套的价格进行售卖。一些制售假冒运动鞋的商家批量购买假冒“四件套”后,就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售卖的假冒运动鞋包装成正品,以高价出售。
警方介绍,如果这些假防伪“四件套”不断流入市场,“得物App”其商品赖以支撑的信誉度将荡然无存。一家以“先鉴别、再发货”为优势的购物平台将倒在假冒防伪“四件套”之下。
2021年1月下旬,上海警方在掌握了以林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成员组织架构后开展了集中抓捕行动,一举将广东的涉嫌提供虚假网络验证信息犯罪团伙和生产、销售假冒认证鞋扣和包装盒的团伙成员,以及浙江的生产、销售假冒鉴别证书和胶带的团伙成员,共计16名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查扣假冒防伪“四件套”130余万件,查证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
防伪标识也需不断“防伪”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保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于是,各色防伪标签成为高品质商品的“伴侣”,却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
前些年,阳澄湖大闸蟹热销,因为“洗澡蟹”等以次充好的问题层出不穷,当地水产养殖协会搞起了“大闸蟹戒指”——鉴别阳澄湖大闸蟹真伪的蟹扣。不法分子盯上了蟹扣,利用网络销售阳澄湖大闸蟹防伪蟹扣,为“李鬼蟹”以次充好打开了方便之门。
防伪标识本身即为伪造,“四件套”一应俱全,为消费者“量身定做”查询系统,不法分子制假售假花样不断翻新,为了让消费者入坑煞费苦心。
诚信的市场经济必须依靠法治维护。应对制假售假新变化新挑战,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警方对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企业和从业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不断升级加固防伪认证的“防火墙”。别让假防伪,毁了真招牌。
(据新华社4月1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高蕾)为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慈善联合会1日启动第六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编制活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