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为什么是中国》

来源:淮河晨刊 2021-04-02 09:06   https://www.yybnet.net/

上期提要:蒋介石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首先是利用了苏联顾问鲍罗廷提供的机遇,其次便是手中的枪杆。袁世凯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了枪杆子,孙中山则最先给中国革命带进了军事思想,但是把枪杆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还是蒋介石。蒋介石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所向无敌。他通过辞职、下野、收买、驱逐、行刺、战争等手段,使如此众多的对手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地。

原本不太拿这个奉化人当回事的众多风云人物,纷纷被他如挑滑车一般弄翻在地。1930年9月8日,蒋、冯、阎大战之际,阎锡山在北平第八次总理纪念周上给反蒋派打气,说蒋介石有四必败:

一曰与党为敌;

二曰与国为敌;

三曰与民为敌;

四曰与公理为敌。

被称为“不倒翁”的阎锡山所言极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比阎锡山对蒋介石的总结更为准确、更为精辟、更为深刻。但蒋介石纵横捭阖,就是不败。对众多的北洋老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来说,此谜也是终生不得解。

从客观因素看,他们不明白蒋介石代表着比他们更为先进的势力,与衰亡的封建残余更少粘连,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有更多关系。

从主观因素上说,他们也忽视了蒋介石的精神底蕴。

1906年,蒋介石入陆军速成学堂,即保定军官学校前身。有一天,日本军医教官讲卫生学,取一土块置于案上,说:“这一块土,约一立方寸,计可容四万万微生虫。”停顿片刻,该医官又说:“这一立方寸之土,好比中国一国,中国有四万万人,好比微生虫寄生在这土里一样。”话音未落,课堂内一学生怒不可遏,冲到台前将土击飞,大声反问道:“日本有五千万人,是否也像五千万微生虫寄生在八分之一立方寸土中?”军医教官毫无准备,稍许缓过劲来,发现是学生中唯一不留辫子的蒋介石,便指其光头大声喝问:

“你是否革命党?”该事在陆军速成学堂掀起轩然大波。

1908年,蒋介石第一次读到邹容的《革命军》时,邹容已在三年前被清廷处死。蒋介石对该书“酷嗜之,晨夕览诵,寝则怀抱,梦寐间如与晤言,相将提戈逐杀鞑奴”,对革命与造反的情怀难以言表。

1912年,蒋介石在日本创办《军声》杂志社,自撰发刊词,并著《征蒙作战刍议》一文。当时沙俄引诱外蒙古独立,蒋介石十分愤慨,“甚思提一旅之众,以平蒙为立业之基也”。

不可否认,蒋介石的青年时代一以贯之着极强的精神气质。

1924年6月24日,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给学生作《革命军人不能盲从官长》的讲话,说,“十三年来,中国的军人被袁世凯辈弄坏了,他们专用金钱来收买军人,军人变为他们个人的利器,专供他们做家狗”,“官长权限一大,便可卖党卖国”;又说,“我们革命是以主义为中心,跟着这个主义来革命,认识这个主义来革命的,决不是跟到一个人,或是认识一个人来革命的。如其跟到一个人,或是认识一个人来革命,那就不能叫作革命,那就叫作盲从,那就叫作私党,那就叫作他人的奴才走狗了。中国人的思想习惯到如今,仍旧是几千年前皇帝奴隶的恶劣思想”。

这篇讲话的思想甚为解放,后来的人们却有不同的解读。据称,这篇讲话前半部分在说陈炯明,后半部分在说孙中山,认为陈炯明在广东搞军阀割据,而孙中山在广东搞个人崇拜。

也许当年蒋介石讲话真有所指,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能够讲出这番话的人,必定拥有一些信念和底蕴,有某种精神力量。

1923年,蒋介石访苏,至彼得格勒参观冬宫。五彩大理石建造的金碧辉煌的沙皇宫殿,没有给他留下太深印象,他觉得“所谓金间、银间、翡翠间者,皆不过镀饰其外表,无足珍贵者”,而“惟新立一历史馆,标树其革命党过去之伟迹血状,皆足怵目悚魂,殊令人兴感也”;后来赴莫斯科参加许多政治活动,“听加米涅夫、布哈林等演说,又见海军革命发难二官长及一水手,登台表述其勋劳光荣,心颇感动”。彼时,蒋介石胸中又澎湃过怎样的激情?

所以黄埔军校门口有一副铿锵作响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蒋介石的力量不仅仅来源于兵力和金钱。这种力量,冯玉祥、阎锡山、唐生智、李宗仁皆不敌。

他是共产党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对手。

因此,我们说,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共产国际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对蒋介石的选择也不是孙中山的选择,同样是历史的选择。

自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蒋介石三次上台,三次下野,可谓“三上三下”,回回依靠枪杆起死回生。

第一次下野是1927年8月14日,因为国民党内各派系的争权夺位,但不到5个月蒋介石便被请回来上台。

第二次下野是1931年12月15日,因为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占和“剿共”不力,但仅44天蒋介石就重返南京政府中枢。

下野成为蒋介石的一种聚集力量的策略。枪杆子在手,自会有人来请。结果他每一次上台都比原来的实力更加强大,手段更加老辣。国民党能够把蒋介石赶走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离不开这个非同寻常的人物。

但毛泽东让他第三次下台。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官邸宣布“引退”。这一次是他统治大陆22年的结束。

剿灭共产党,是蒋介石一生追求的目标。在西安事变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只差了两个星期,不然就可以把红军全部消灭了。当然,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说三个月就可以消灭关内关外的所有共产党部队。最后他被赶到台湾去了。就是在台湾,他还搞“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完成”的反攻大陆计划。蒋介石一辈子就想战胜共产党,一辈子没搞成,最后败了,就败在毛泽东手下。

为何而败?是败于主义,还是败于枪杆?是败于对历史的把握,还是败于对未来的规划?蒋介石也许终生不解。

遇上毛泽东,蒋介石便也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共产党人。

这才是历史最终的选择。百年中国的政治舞台,各种力量熙熙攘攘,来来往往,都不乏有机会走到台前表演一番,但大浪淘沙,砥柱恒存,于无穷无尽的灾难中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

第三章

星火——

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

共产党人是苍穹之上的星光,是大地深处的岩浆,势可燎原,照彻未来。越曲折,越奔流;越苦难,越辉煌。从失败走向胜利,以智勇缔造奇迹。

下期看点:中共一大13个代表,最年轻的是北京小组成员刘仁静,当年仅19岁,也就是今天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岁数。1983年,80多岁的刘仁静已是中共一大最后一位在世的代表。接受采访时,他实实在在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不就是到上海开一个会吗?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议了?

新闻推荐

吃出健康,也是一种文创态度

资料图片所谓“文创态度”,就是把文化创意和美学融进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既身心健康,也绚丽多彩。中国是美食国度,近年来,吃的文...

相关推荐:
清明青团香如故2021-04-02 08:35
猜你喜欢:
评论:(《为什么是中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