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的发布会上,黄晶研究员在介绍成果。(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据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董瑞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日公布消息,西藏ASγ实验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最高能量达957万亿电子伏特,接近1000万亿电子伏特,即1PeV。这些超高能伽马射线弥漫分布在银盘(银河系在天空的投影)上,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PeV能量宇宙线在银河系中存在的证据。
研究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评论为“研究高能宇宙线起源之谜的里程碑”,并将于4月5日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正式发表。
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其起源是一个前沿科学问题。通常认为,低于几个PeV能量的宇宙线主要产生于银河系内。而能将宇宙线加速到PeV能量的天体,即“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PeVatron),理论模型预测也应该存在于银河系中,“候选者”包括超新星遗迹、恒星形成区和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等,但此前一直没有得到观测证实。
“无论是从空间分布上论证,还是从伽马能谱特征分析,均表明此次发现的弥散伽马射线是银河系内的宇宙线源产生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中心研究员、西藏ASγ实验负责人黄晶介绍,ASγ实验在银盘上发现的超高能弥散伽马射线,其能谱特征与PeV能量宇宙线和银河系分子云碰撞产生伽马射线的模型预言相符,就像是“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在银河系内留下的一串串足迹,成为“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存在于银河系的重要证据。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周润健)“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4日21时35分将迎来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