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锋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礼敬先烈、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缅怀过去、重温历史、感恩先烈、展望未来。笔者以为,清明出行应保持“清明”,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要保持思想上的“清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清明不仅是一种缅怀,更是一种铭记、一种激励,一种对前人付出的感恩。饮水思源、忆苦思甜,要时刻不忘自己是受谁的恩泽,又是谁的期盼、谁的依靠。要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明”,不辜负众望,不蹉跎岁月,不忘根本。
要保持政治上的“清明”。回首历史,展望未来,革命先辈经受多少苦难,才换回我们如今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太平盛世。犹记否,为共产主义事业泣血绝笔“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还有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雷锋、孔繁森……幸福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汗水培育浇灌出来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明”,就是要时刻明白,是谁带领人民群众缔造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要保持行动上的“清明”。不文明祭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身体力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出行、文明祭祀,让山清明、水清明,山水一色清明;天清明、地清明,天地一片清明。
新闻推荐
齐白石的《春瑦纸鸢图》,放风筝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郑学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