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王丽平
4月6日,阴转晴,风浪减小。
经过一天一夜的风起云涌、惊涛骇浪,4月6日,海上风浪有所减小,上午阴天,下午转晴。“海九”在位于离深圳130海里、水深110米左右的地方躲避风浪。船长柏玮告诉记者,我们的危险已经解除,当天科研人员继续工作,进行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校准等一系列科考工作。
在海上躲避风浪、应对险情,驾驶室的作用至关重要。4月6日,记者来到“海九”驾驶室,一探那里的神秘高科技。
360°无死角全景驾驶室
驾驶室位于六层,上到驾驶室,最大的感受是通透明亮,巨大的玻璃环绕一圈。船长柏玮介绍,“海九”的驾驶室是360°无死角全景驾驶室,视野开阔,能做到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记者从驾驶室向外望去,海面一望无际,旋转一圈,视线无遮挡,能360度观看周围海面的情况。驾驶室有4个驾控台,分别位于前后左右,前驾控台是主控制台。记者发现,主控制台上密密麻麻分布着许多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按钮,以及各种不同大小的屏幕,这些高精尖航海仪器,为科考船的保驾护航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驾驶室相当于船舶的‘大脑’,‘海九’有一颗聪明的‘大脑’。”船长说。
首先柏玮介绍了主驾驶台上的两块主要屏幕,分别是雷达和电子海图。
“海九配备了X波段雷达和S波段雷达,是航海家的第二个眼睛。”船长说,它可以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通过连续观测来获得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不论是晚上还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时候,都可以帮助驾驶人员清晰地探测到我船附近的船舶和其他物体。
在雷达旁边的是电子海图,它类似于手机上的地图,是一种先进的助航仪器。它可以实现航线设计、航向监测、自动存储本船航迹、快速查询各种信息、船舶动态实时显示等各种功能。
船长介绍,“海九”配备了双定位系统,分别是GPS定位系统和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它们可以准确地为船舶提供实时船位,这样就可以时刻了解我船的确切位置,防止迷路。
不抛锚就能“钉”在大洋上
此外,“海九”上还有两套专门为海上科考工作需要而安装的“神器”,分别是动力定位系统和C-JOY航迹舵系统。
动力定位系统又叫DP系统,它安装在后驾控台,有了它能实现船舶在广阔的大洋上在不抛锚的情况下稳定在一个点上。
船长介绍,这是通过传感器接受外部信号,来确定此海域的风和流的大小及方向,然后再将采集到的这些数据录入到DP计算系统,通过内部计算,将指令发送给动力装置和操作系统,如两个主推、首尾侧推和两个舵,来指挥他们输出相应的力量大小和方向,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船舶固定在一个点位上,就像“钉”在这个点上一样,从而便于科研工作顺利展开。
另外一个“神器”是C-JOY航迹舵系统,船长介绍,它能实现船舶在一条直线上航行,左右误差不超过1米,为海上科考工作提供精准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了实时监控全船的动态,在船长屋里有一个全船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几乎无死角覆盖全船和船舷附近,能随时监控船舶值班、运行和周边的一些情况。船长介绍,通过该系统他能24小时全方位监控全船的动态。
船长屋内有一个小型办公室,这相当于一个小型驾控台,这里有一个雷达电子海图分屏,船长可以通过INS系统观察电子海图、雷达和其他的船舶参数,及时监控船舶状态,做好全局统筹工作。
链接>>>
夜间航行驾驶室漆黑一片?
4月6日晚,记者上到驾驶室,驾驶室漆黑一片,只有驾驶台上闪着星星点点的亮光。船长介绍,为了减少背景亮光的影响,夜间行船时,船舶前方是不能照亮的,并且驾驶室的瞭望区需要关闭所有灯光。同时,需要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打开自己的船舶航行信号灯,来显示自己船舶的运动方向及动态,驾驶台的航海者通过观察周围船舶的航行信号灯,就能辨识它们的运动方向和动态。
新闻推荐
衣物、鞋子、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副食品……东西太多了。由10名爱心人士共同捐赠的爱心物资,把两辆轿车塞得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