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天津复查和新发现近600尊摩崖造像 刊刻年代多为辽代

来源:淮河晨刊 2021-04-07 09:33   https://www.yybnet.net/

调查队在野外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新华社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近日,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的调查队,完成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专项田野调查工作,复查和新发现近600尊摩崖造像,刊刻年代多为辽代。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本次田野调查工作的负责人刘健介绍,本次调查是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对全国石窟寺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工作统一部署的一部分。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调查队共复查了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3处,包括128个地点556尊摩崖造像;新发现3处,包括21个地点37尊摩崖造像,基本摸清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文物资源的“家底”,为后续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此次复查和新发现的这近600尊摩崖造像,刊刻年代多为辽代,主要分布于蓟州区盘山东麓千像寺遗址和正法禅院遗址周边的孤石或崖壁上,造像均为线刻,个体大者2米多,小者仅60厘米左右,如此规模、数量的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在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中极其少见。

刘健进一步介绍,在少量留存有榜题的线刻造像中,见有功德主与为何人敬造的记述。镌刻者多为弟子、信士或邑众。其表现形式、刊刻技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民间造像特点。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盛立双表示,总体上看,天津北部地区的石窟寺类型以摩崖造像为主体,兼见有零星石刻、石窟和石龛;时间上集中于辽代,金代和明代亦有少量分布;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复查和新发现的摩崖造像类型全、内容题材丰富、空间分布和年代相对集中,展现了辽代以来天津北部地区佛教石刻造像艺术风格的演变和传承,丰富了天津市石窟寺(石刻)的题材类型和文化内涵,无论对于辽代佛教考古,还是中国佛教考古学研究,都具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山西运城:牌子少了,服务好了

新华社太原4月6日电(记者王劲玉)站在山西省运城市吉祥社区的大门口,阵阵歌声缓缓飘来,社区居民晁荣华说:“现在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天津复查和新发现近600尊摩崖造像 刊刻年代多为辽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