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老王赶鹅记

来源:四川日报 2021-04-17 06:54   https://www.yybnet.net/

谷雨将至,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老头沟镇铜佛村,东日泥鳅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王友在鹅舍大棚里忙碌着。

“天气越来越暖和,得把棚子打扫干净。”他说,去年8000多只象山白鹅让村民鼓了腰包,今年打算再进几批鹅苗。

早在2016年10月,宁波与延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宁波象山县对口帮扶龙井市。龙井市扶贫办副主任、象山挂职干部吴晓说,白鹅养殖是浙东优势产业之一,白鹅市场经济价值高、养殖时间短、收益高。在象山,夏季天气炎热,白鹅种鹅进入休蛋期,而同一时期,龙井的温度、湿度适宜白鹅生长和产蛋,玉米等饲料价格也相对低廉。

2019年,象山县援建大白鹅养殖项目,铜佛村有了16幢标准化鹅舍、饲料库、储存库,可存栏3万只成鹅。铜佛村从此开启“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增收致富。

65岁的王友养鹅有些年头了,大家都叫他老王。老王告诉记者,过去场地和设备有限,合作社只能养2000只左右,出栏率大约八成。大白鹅养殖项目落地后,不仅扩容扩产,还在“鹅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使出栏率最高达98%。

起初,由于鹅苗价格比本地的高,村民们也心存顾虑。老王带着他们算了一笔账:“鹅苗加上防疫、饲料成本70元,3个月后成鹅卖价近100元,每只净赚20多元,8000多只就是20万元……”不仅如此,成鹅出栏后还由宁波方面联系收购,村民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项目还带动养殖、就业和效益分红,让周边1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当时还是铜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徐梦喜,在养殖基地一边兼职做饲养员,一边“偷学”技术。他2019年试养50只,第二年扩大到1000只。“有扶贫项目的扶持,更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他说。

2019年4月,龙井市脱贫摘帽。当年9月,养殖基地第一批种蛋运往宁波孵化,鹅苗销往全国各地,白鹅养殖开展购、养、销一体的保障服务,巩固脱贫成果。

“哟、哟!”每次给小鹅打疫苗是大棚最繁忙的时候,老王带着村民变身“赶鹅人”。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他雇了新帮手,忙并快乐着。“我们好像插上了‘翅膀’,奔向好日子。”老王说。

新华社记者 金津秀(新华社长春4月16日电)

新闻推荐

北京潘家园“鬼市”升级带来新体验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旧货市场内的一处空地上灯火通明,吸引了众多文玩商家、游客及年轻人。“半夜开市、黎明即散”的鬼市文...

相关推荐:
美/文/采/撷2021-04-17 00:39
猜你喜欢:
评论:(老王赶鹅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