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史昭彪 记者 冯萌)近年来,兴平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基本原则,通过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加快构建多层次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络。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下放小额临时救助金审批权至镇办,开通民政公共服务机构“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建立完善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累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0989人次,发放城乡低保、五保金、临时救助等2.7亿元,全市农村低保覆盖率从3%增长到5.49%。
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扎实开展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的模式,保障民办、公办养老机构政策享受均等化,全面促进养老事业均衡化发展。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投资2130万元的儿童福利院、740万元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和600万元的社会福利中心项目。
提升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积极开展全国儿童福利体系建设试点市创建活动,摸排无人抚养儿童和重点困境儿童1286名,发放各类保障金1203万元。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发放资金3633万元。积极组织“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惠及流浪乞讨人员920人次,切实保障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的生存权益。(B)⑦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任雪娜)昨日,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所由律所冠名并共建的法学院。“鲁东大学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