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美容”蔬果不能为了品相丢了品质

来源:济南日报 2021-04-23 11:07   https://www.yybnet.net/

黎青 作□张淳艺

消费者购买果蔬等农产品,对其“颜值”较为关注。记者梳理发现,有的加工户使用违规化学药品对农产品进行“美颜”,让品质较为一般的农产品卖相好、卖价高。(4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有媒体曝光,河北保定蠡县等地在加工山药时,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漂白,原本表面为黄褐色的山药变得白嫩。而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具有腐蚀性和致敏性,用这样的消毒液来漂白山药,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漂白山药,只是一个缩影。时下这个看脸时代,农产品也开始注重“颜值”,外表光鲜的高颜值果蔬可以进入大型商超,高价销售;品相较差的只能流向菜市场,低价处理。在利益的驱使下,农产品加工出现变味的“求长相”趋势,甚至不惜牺牲品质和安全。

在谴责商家见利忘义的同时,消费者也应进行反思。诚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消费者在购买果蔬时,也容易被外观漂亮的产品吸引。不过,说到底,瓜果蔬菜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好的品相可以锦上添花,好的品质才是立身之本。盲目注重品相而忽视品质,无异于舍本逐末,广大消费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许多农产品过度美颜,恰恰源于对不合理消费观的曲意迎合,进而逐渐跑偏。比如,前些年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红心鸡蛋比黄心鸡蛋好,营养价值高些”。有的养殖户就使用一种叫斑蝥黄的饲料添加剂,让蛋黄颜色更红更亮。事实上,红心蛋和普通鸡蛋的差异只是微少的黄色素,营养价值并没有区别。对此,有关方面和媒体应加大科普力度,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农产品。市场需求归于理性,商家也就失去了盲目美颜农产品的动力。

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执法,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近期,广州海珠法院审结加料浸泡为蔬果“美容”的刑事案件29件,36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有的还被判令按查明销售金额10倍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只有让“伸手必被捉”成为铁律,失信商家必然付出代价,才能倒逼其珍惜羽毛,诚信经营,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新闻推荐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推进全国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

央视新闻4月23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22日通报部分地方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并对全面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美容”蔬果不能为了品相丢了品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