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要:1943年的石牌之战是中国战场上的一个显著胜利,但那是在台儿庄作战胜利之后,此时二战已经全面开始,珍珠港事件也已发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受美军重挫,战争初期那股傲气已经大减,而且此时美援也大量涌入中国。在石牌作战中,中美空军曾给日军造成很大的杀伤。
9月14日,一一五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镇。
9月19日,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奉命进至平型关东南上寨地区待机。第三四四旅向这一地区机动。八路军总部随一一五师进驻五台。
9月22日,日军一部由灵丘县城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县城间出动,侧击该敌。
9月25日,战斗打响。
平型关战役从作战预案的形成、部队的调动、作战方式的确定到作战地域的选择、战斗发起的大致时间等,无不充满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深谋远虑的谋划与思考。
平型关战役又的确是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具体指挥的。受领作战任务之后,林彪迅速率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亲率人员在平型关一带反复勘察地形,亲自选定伏击地域,并将“侧击”具体化为“一翼伏击”这种于我方更为稳妥的战斗方式。在战斗发起前对作战部署的精心策划、对作战任务的详尽划分,战斗发起后对意外情况的果断处置、对作战部署的及时调整等方面,林彪都表现出了其干练的军事才能。甚至在战前干部动员大会上,林彪也有被人们记下来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大约不是拿“个人野心”之类的简单的脸谱概念就能够解释清楚的。
纵观平型关战役的全过程,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群体。平型关战役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抗日的决心,而这一决心是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付诸实践的。华北战场,国民党近80万装备优良的军队尚不能抵御20万日军的进攻,纷纷望风披靡,向南溃逃,而当时的八路军部队连大刀都列入部队装备呢。
据时任六八六团团长的李天佑回忆,有的战士连土造步枪都摊不上,只是背着大马刀。在懦弱者看来,我们未免太不自量力了。当我军战士昂首阔步地前进时,国民党士兵还瞪着眼睛,讥讽说:“你们背着吹火筒、大刀片,真的要去送死吗?”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偏偏北上前线去日军侧后寻求战机,这里面不论是群体还是个人,真正能支撑他的是勇气与决心呢,还是私利与野心?
国民党内历来不乏野心勃勃之人,在此关键时刻却无人跳出来“表现独立的军事才华”。
甚至在我军平型关战役已经取胜后,八个团的国民党部队仍然不敢出击,瞪眼看着日军两个大队(两个营)从自己眼前安然退走。
要知道,那时并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是一个争当英雄的时刻,而是一个充斥民族失败主义、充斥悲观失望情绪的时候,是一个设法争相逃命、各自拼命保存实力的时刻。
在这种时刻,八路军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站出来,代表中华民族站出来,力夺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场伏击战本身。
就连1989年8月台湾地区国民党“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纂出版的《中国战史大辞典》,在说到平型关战役时也要写上:“(9月)25日我军发动反击,克复蔡家峪、小寨村等地,切断平型关至灵丘间之日军交通。”
国民党战史不写“八路军”,而写“我军”,是因为八路军在其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之内;又因为这样一来,平型关战役的光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记在“国军”身上。
国民党尚在追求与蒙混的金字招牌,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把它摘下来,用“个人野心”或是别的什么理由,否定自己的光辉战绩?
多年政治运动的影响,使我们之中不少人产生这样一种怪癖:非常习惯于把历史切割成碎块,然后再分别放到个人的背上。这个人不行了,便连同他背上的所有东西一起抛弃。
八路军军歌中响遍全中国的“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两句,并非在为个人叫好。它表露的是一个群体的坚强决心,体现的是一支军队的英雄气概。它歌唱出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光荣。而最后的这种觉醒最为深刻也最为彻底。尽管这一进程中出现了汪精卫这样的著名政治人物组织傀儡政权、周作人这样的著名学者接受日军保护和伪政权任命甚至出现百万以上为虎作伥的伪军,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在空前的灾难和空前的历史考验面前结成了一个日益坚强的整体。
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这场或者胜利或者灭亡的殊死战斗中,凤凰涅槃般地觉醒、再生。这种觉醒与再生鲜明地表现在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一个软弱犹豫的国民党政府,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总体的胜利、共同的胜利。真正挽救中国人的,是觉醒的中国人自身。
第五章
醒狮——
朝鲜战争的鸟瞰钩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十六国联军。半个世纪后,睡狮已醒来,跨江一战,锋芒出鞘。世界格局为之大变,巨人自此屹立东方。
从1861年的洋务运动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觉醒。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觉醒。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则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整体觉醒。
那么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呢?不妨称之为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在世界格局中的睡狮猛醒。
“入局”才能“开局”
实事求是地讲,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果仅仅是在内战中打败了国民党,还不足以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示这个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因为那毕竟是国内战争的胜利。我们当时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大举北进。尽管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百废待兴,急需经济建设;军队长期作战,急需休整,我们真是不想打,但我们没有退路,迎上去了,并且获得了胜利。
当年京都大学的一位日本教授讲:“1949年你们的毛泽东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周围一个相信的都没有,看看你们那个糟糕透顶的历史,毛泽东一句话就站起来了?1950年你们竟然对美国出兵,而且不但出兵,还把美国人从北部压到了南部去了,我这才觉得中国人跟过去真的不一样了,毛泽东讲的话有些道理。”
下期看点:1900年,八国联军把我们打得稀里哗啦,我们赔款4.5亿两白银。1950年,十六国“联合国军”被我们打退,而且不是在境内,而是在朝鲜半岛,我军出境作战,跨过鸭绿江。新中国再也不允许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这类事件在国内出现,我们出境作战,在境外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新闻推荐
“挖土”归来,“嫦娥家族”仍将马不停蹄!4月24日在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现场,多名航天专家就未来的探月规划展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