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胡丁
2019年香港反修例活动时,西方媒体就大量歪曲报道,为暴力行动包装,而对于港警与市民所受到的伤害却不闻不问,情势严峻到几乎动摇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
国际媒体活动能力不仅是文化力的展现,更是国际关系学者所谓的“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中,重要性不输军事、政治等硬实力。由媒体活动能力与信赖度所构成的国家话语权,不仅牵涉到国际宣传,更是一种非传统的国家安全力量,不可等闲视之。
要解决挨骂的问题,不能用阿Q精神胜利法,争取话语权更不是揭疤扯皮的斗嘴。首先,话语权必须言之有物,必须将话语权的追求提升到对话而非对骂的层次,甚至是文明价值的对话,政治文化、治理模式的对话。
西方文明基于一神化宗教信仰,常常自认把握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很容易忽略甚至轻视各地区、各民族在普遍人性上发展出不同的文明与价值,在实践的道路上也有歧异。中国“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虽然与西方民主不同,在实践上也有继续发展的必要,但并不妨碍中西文明的互相学习与对话。
国际话语权的管道就是全球性媒体,中国大陆与西方的主流价值、政治制度不同,难免受到排挤,但国际上非西方国家建立国际性媒体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例如阿拉伯世界的“半岛电视台”与俄罗斯的“今日俄罗斯”都是很成功的案例。
1996年由卡塔尔王室出资成立的半岛电视台,在30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记者站,向世界提供阿拉伯世界的全球观点。“今日俄罗斯”是一家俄罗斯国营电视台,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6亿观众;在美国,它拥有8500万用户群,这是继BBC新闻之后收视率第二高的外国新闻频道,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今日俄罗斯”也是最受欢迎的新闻频道之一。
中国大陆在国际电视频道的起步较晚,主要是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CGTN成立于2016年,前身为中央电视台外语国际频道。由于重点放在对外宣传,新闻性质较低,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不高,所以无论在规模与影响力上远远不及前述两家电视台。中国有必要重新评估CGTN的角色,不断强化建立新闻的公信力,有效传达中国的世界观,建构中国大陆与国际平等对话的平台。
国人向来认为“外事无小事”,对于涉外事务十分谨慎,有时过于小心反而失去主动性与灵活性。从香港与新疆的例子来看,光有“历史耐性”是不够的,充实话语权的内涵与管道、更加透明开放的讯息披露以及灵活多元的外交反应,在这个诡谲多变的国际环境日显重要,这样才能稳住话语权。 (摘编于世界灵敏度)
新闻推荐
记者|孟鲜(实习)编辑|杨悦4月26日,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