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如何破局,以解“养”“育”之需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21-04-28 08:2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老龄化又遇“少子化”——

结婚3年、育有一女的杨华最近频频收到母亲发来“催生”的消息。杨华理解老人家“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但对于自己这个背着房贷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养一个孩子似乎已是“满载”。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同时会滋生“少子化”问题。 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49,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生育水平有进一步走低风险。

一边是“老去”,一边是“不生”,我们该如何跟上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更好地回应养老和育儿之需?

“一老一少”压力大,

但“人口红利”可期

“‘少子化’是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总和生育率早就低于自然更替水平,这给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结构带来了严峻挑战。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面临人口结构的巨大转折。 “数十年间,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口数量型矛盾为主,转变为人口结构性矛盾为主。”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判断。

在原新看来,所谓“人口拐点”并不尽然,新的“人口红利”仍然可期。一是少年儿童社会抚养负担减轻,健康和教育整体得到改善;二是劳动年龄人口缩减的同时其规模依然巨大,人力资本积累日益雄厚;三是老年人力资源尚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家庭规模缩小,

传统养育观念式微

在被冠以 “中国最爱生孩子省份”的山东,85后青年王芳透露,身边同龄人中有生二孩意愿的,早在政策刚放开时就决定要生了,还有很多人生育意愿并不高。 “毕竟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已经变了,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都比较常见”。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现在一些年轻人逢年过节不回家,是在躲长辈的催婚、催生。“十四五”时期,我国育龄妇女规模大幅下降,90后、00后将成为生育主体,婚育观念快速转变,少生优生晚生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据记者观察,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住的现象十分普遍。而随着父母步入老年,子女陪护老人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人手不足、居住距离远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认为,家庭结构变迁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引起养老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多代复合大家庭逐渐消失,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类型的主体,单人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例不断上升。当代年轻人更加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传统家族观念被逐渐边缘化,代际关系重心下移。养老观念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对养老责任和养老方式的诉求更加包容,社会化养老正在被接纳和推崇。

支持家庭,是“养”“育”友好起点

当老龄化、“少子化”如影随形,如杨华一般“上不能侍父母、下不敢要孩子”的群体最关心的是,能否在“生育”和“养老”两个方面得到更多切实的支持?

“生育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 ”贺丹给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支柱地位,扩大保险覆盖面。二是鼓励和支持普惠型托育服务,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三是探索建立工作和家庭平衡机制,倡导创建“家庭友好型机构”。

解决好“幼有所育”之后,我们如何实现“老有所养”?

“首先需要正视问题,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还有滞后的地方。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杨根来分析,各地对“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模式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养老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表现在行动上就出现了重视社区、机构养老而忽视居家养老。很多老人都感受过养老领域的 “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一床难求;另一方面,大量高标准、豪华型养老机构门可罗雀。这说明我们的养老服务设施尚不完善、质量有待提高。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居家、社区、机构不是矛盾体,而是共同体。 李丹阳 李婷

新闻推荐

我与书的“不解情缘”

郭艳婷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候物质条件相对匮乏,除了上学和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之外,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如何破局,以解“养”“育”之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