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介绍,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全国各地雨水天气明显增多,除了气温升高带来的炎热,还要注意雨水天气所致的湿气。
阴雨天气谨防湿邪伤身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因此,谷雨前后,我们应遵循自然节气变化,针对气候特点进行谷雨养生。颜芳指出,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因此需防“湿邪”侵袭伤身。
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
健运脾胃是关键
《黄帝内经》有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颜芳解释说,这是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谷雨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养生除了养肝护肝外,还需要注意健运脾胃,因为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夏天即将来临,夏天以炎热潮湿天气为主,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可适当多吃健脾胃、祛湿食物,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药、鲫鱼等,为入夏打基础。
起居要早晚加件衣
早晚加件衣,“春捂”别捂过头。颜芳表示,“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来,天气忽冷忽热,易感冒,注意保暖。谷雨节气过后,气温会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是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寒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春夏养阳要多运动
传统医学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日总给人们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时野外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颜芳建议,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这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情志养生应戒暴怒
颜芳提醒,谷雨节气中,在精神情志养生方面,还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以防肝火亢动。
郭静 宋莉萍
新闻推荐
我曾有幸两次看见周恩来总理。特别是第一次,近得只需我向前走几步,就能握住周总理的手。时间已过去整整50年,周总理的音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