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167件先秦文物入藏华东师大博物馆 由收藏家无偿捐赠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5-09 21:48   https://www.yybnet.net/

5月7日,一批先秦时期典型的印纹硬陶器,在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陶熔鼓铸:黄志荣捐赠印纹硬陶文物展”上亮相。黄志荣介绍所捐印纹硬陶文物 本文图片均由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黄志荣介绍所捐印纹硬陶文物 本文图片均由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了解到,这些文物均捐自江苏溧阳的文物收藏家黄志荣,他将收藏的167件印纹硬陶器无偿捐赠给华东师大博物馆,助力华东师大进一步挖掘印纹硬陶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此次,其中的精品在馆中二楼展厅对外展出。大口尊(商)印纹硬陶

大口尊(商)印纹硬陶

兽耳双耳罐(春秋)印纹硬陶

兽耳双耳罐(春秋)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被考古界喻为打开江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秦汉以前的文化史大门的“锁钥”。印纹硬陶流行于商、周,延续至汉代,多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是一种以表面拍印几何花纹为主要特征,烧造温度较高,质地较硬的陶器。

本次展览展出的印纹硬陶器包括了先秦时期典型的罐、坛、瓮等,以及较为少见的方形器、尊等,集中呈现了长三角地区的陶文化。爵(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爵(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绿釉宫女俑(唐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绿釉宫女俑(唐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龙泉窑六瓣盆(宋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龙泉窑六瓣盆(宋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玉饰(双鱼)(清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玉饰(双鱼)(清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展览从“陶器的产生”布展,系统介绍了由早期陶器到印纹硬陶器烧造的发展过程,集中展示印纹硬陶器的器形和用途、纹饰特征、制作工艺以及印纹硬陶器与同时期的青铜器、原始瓷的关系等。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除了新到的这批印纹硬陶器,早先还有不少宝贝早早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安了家。仅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馆藏文物就达5000余件,其中包括刻字甲骨、青铜器、鎏金佛像、陶瓷器、字画、服装等。魏国铲形币(战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魏国铲形币(战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大观通宝(宋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大观通宝(宋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大明通行宝钞 一贯 (明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大明通行宝钞 一贯 (明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褀祥通宝(清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褀祥通宝(清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藏

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则较为完整地收藏了从先秦时期的贝币、布币、刀币、圜钱,至秦汉及以后各朝的铜钱、铁钱、银锭、纸币,也包括各类特殊用途的古钱等。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大妈食管有窟窿8个月瘦20斤 上海医生用微创手术根治

58岁新疆大妈气管出了个“窟窿”,吃饭时食物从食管跑到气管,爆瘦20多斤。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成功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167件先秦文物入藏华东师大博物馆 由收藏家无偿捐赠)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