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迎来爆发
此前发布的《2020功效型护肤产品消费洞察》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这段期间内,仅一家电商平台上,功能型护肤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到796亿元,占据整个护肤品66%的市场份额。
北京市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敏感肌肤,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护肤品容易过敏,甚至产生痘痘。所以她对产品成分、具体功效的关注日益增强。
像刘女士这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资料显示,中国敏感肌肤群体庞大,自疫情爆发以来,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大众的习惯,超六成消费者佩戴口罩后发现皮肤过敏、致痘、毛孔粗大等症状,其中女性受困扰比例更多。数据显示,中国有35%以上女性属于敏感肌人群,近年来对于安全有效的护肤品需求快速增长,敏感肌成为护肤市场新热点。
据了解,这两年,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已形成皮肤学级护肤品牌和“成分党”品牌两大主要类别,其中皮肤学级护肤品牌包含更多产地的品牌、涉及敏感肌修复、婴童皮肤护理、抗光老化等多类型。
监管趋势更加严格且科学
功能性护肤品的崛起,离不开消费市场对护肤品功能性需求的日趋增加,大数据显示,“95后”、女性、高消费水平群体是成分党主力军,高知群体占比相对较高,84.83%的女性看重护肤品成分。
但对更多消费者来说,购买护肤品还是看商家的宣传。消费者刘女士说,“在购买化妆品的时候,各种功效写得天花乱坠,狠心花大价钱买了,想着贵总有贵的理由。结果回去一用发现实际效果却远不如宣传的,令人大失所望,同时又痛恨商家虚假宣传,害我们花冤枉钱。”
这种情况将在《规范》实施后得到改善,以后化妆品的功效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于商家标称的效果,需提供相应的试验数据用作支持。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要求更为严格,并且要求应有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惩罚力度也更大。
业内人士认为,从新的监管政策看,总体趋势是更加严格且科学,一方面科学调整部分功效划分、设定严格功效宣称条件,另一方面制定负责及惩罚办法,有望推动行业迎来洗牌,专业功能性护肤品品牌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据《消费日报》 作者:解磊)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作为新《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配套法案,《规范》就功效宣称评价要求方面作出了细化规范,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认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功能性护肤品。随着我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产品端呈现细分化、差异化的趋势,功能性护肤品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细分品类。那么新规的发布将对该行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新闻推荐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体现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温州将职工发展列入“十四五”规划体系 提出低收入职工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00万等目标
本报讯(记者邹倜然)4月28日,浙江省温州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温州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