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网红“假水”玩具含硼毒

来源:消费质量报 2021-05-14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质量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王钰

相关搜索

截至5月13日17:00,搜索关键词“网红玩具又出事”,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4820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38.6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4.8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约1000篇。

舆情回顾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假水”的玩具,似水又不是水,被称为解压神器广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假水”玩具外观包装与市面上知名饮品高度相似,却不是饮料,而是只能玩耍的“假水”。虽然商家声称产品安全环保,先不说真假,但是从包装,就让人不免有一些隐忧。但是对比同类型玩具,水晶泥、起泡胶等这些之前都被检测出有害化学元素“硼”超标,这个“假水”安全吗?

日前,央视记者在多所学校周边的文具店中,采购了9款14批次“假水”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测试。测试数据显示这些“假水”玩具,竟然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大的超标量竟高达6倍多。

记者调查显示,这种“假水”饮料大多外形都像缩小版的饮料瓶、饮料罐、酸奶、鸡尾酒等,瓶体上大多印有草莓汁、开口可乐、来口可乐等,无论是外观还是色彩都和市面上的饮料相似。不同的是里面装的都是像水一样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液体,颜色多种多样有的还带有淡淡清香。这种“假水”价格低廉,便宜的1元,贵的也才10元左右,十分受中小学生喜爱,多所学校周边的文具店里均有销售。

舆情背景

此前大火的“史莱姆”泥是一种有着极强可塑性的软泥玩具,而“假水”本质上和过去这些水晶泥、起泡胶等软泥玩具是属于差不多的产品,都是通过添加硼砂制作出来的。

今年3月,杨女士的儿女买硼砂水制作水晶泥时,误用了装过硼砂水的杯子,姐弟两人随后出现严重呕吐等不适。在江苏宿迁,一名12岁的小学生小奇(化名),也因误食制作水晶泥的硼砂而中毒入院。

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11月发布《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建议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迁移量要少于300毫克每千克,但是这个指南并不具备强制性。相关人士呼吁,对健康安全带来威胁的硼砂物质,应尽快在玩具安全标准中增加限制内容,通过标准规范和行政管理改变目前此类玩具过量添加危险物质的现状。

玩具中的硼元素主要来源于这些玩具中添加的硼砂成分。硼砂具有很好的保水效果,能够锁住水分同时能够让假水更有弹性,延展性更强手感更好。儿童在玩假水的过程中,过量的硼砂会通过破损的皮肤、或者不慎接触口部进入人体,日积月累对人体造成危害。要知道1-3克的硼砂即可使一个成人中毒,15克就可以导致成人死亡,而婴儿的致死量仅仅需要2-3克。硼还由于其缺电子性造成其氢化物中硼原子拥有异常高的配位数,使之成为所有元素氢化物中结构最复杂的。

网友声音

@1001:本就不该出现在市场上的这类玩具,为什么会在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小超市里大量售卖呢?谁该为此负责?

@王昭君的猫:这些玩具很多都是小作坊生产的。

各界声音

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刘艳芳:一些小作坊基本上都是用水加各种相关的化学原材料勾兑到一起。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轻工产品(深圳)实验室工程师张婷:硼砂具有很好的保水效果,能够锁住水分同时能够让假水更有弹性,延展性更强手感更好。儿童在玩假水的过程中,过量的硼砂会通过破损的皮肤或者不慎接触口部进入人体,日积月累对人体造成危害。

舆情分析

为什么运用硼砂的儿童玩具,能够成为“网红”产品呢?

我国目前关于儿童玩具的标准里,有锑、砷、钡、镉、铬、铅、汞、硒等,但是没有硼元素。既然没强制规定,硼砂又能很容易地营造出受欢迎的“软萌感”,一些生产厂家自然就“怎么赚钱怎么来”了。

有的厂商是明知有害而为之,有些或许根本不知道这东西有害。生产销售这样的玩具,目前虽然不违法,却切切实实地给孩子来了风险隐患。凡事要等到出了事,付出代价,再来建立标准,就太晚了。

一些媒体在曝光这一问题的时候,使用的标题多为“家长注意”“提醒家长”。诚然,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在选择玩具和用品时多加小心,但是像这种需要在实验室专业检测才能测出的毒,对于太多家长来说,可能真的是“防不胜防”。如果说不能在生产和销售上堵住这些有毒的玩具,家长再怎么小心,也很难避雷。

儿童是非常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几乎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抵抗力也相对较弱,而毒玩具带给他们的伤害无法预知,儿童玩具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自然也应该高于普通产品,再怎么严格都不为过,在相关标准和监管上不应该留白。

新闻推荐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15部门启动“光明行动”

教育部等1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8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网红“假水”玩具含硼毒)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