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合肥“嫦娥钢”保障天问一号顺利度过“最危险时刻”

来源:江淮晨报 2021-05-16 00:4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获悉,此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由该院研制的新一代“嫦娥钢”为天问一号着陆缓冲机构设计及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做出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50多个火星探测器,只有18次成功登陆,其探测难度远高于月球、金星等地外天体。据有关资料,火星着陆过程需从约2万km/h减速至零,相继经历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00米时,进入悬停阶段,然后着陆巡视器需在着陆缓冲机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整个过程持续时间约九分钟,而通信信号由火星传到地球至少要十几分钟,无法实时监控,巡视器需在陨石、沙尘暴等恶劣环境威胁下自主完成一系列复杂降落动作,因该着陆过程异常复杂、危险,被称为“恐怖九分钟”。

为保障天问一号顺利度过“恐怖九分钟”,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在前期探月工程任务基础上,研发出新一代嫦娥钢,通过精细的组织调控和独特的工艺创新,实现了材料成分不变、吸能性显著提高的目标,并开发出着陆缓冲机构用拉杆、限力杆两种缓冲元件,利用该产品突出的强韧性、轻质性和吸能性,吸收着陆时的冲击能,为天问一号着陆缓冲机构优化设计及其软着陆提供了重要支持。

嫦娥钢是合肥研究院根据我国嫦娥探测器月面软着陆需求而研制的一种新材料,具有极高的强韧性和吸能性,其延伸率、强塑积等指标国际领先,曾于2013年成功保障“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为我国首个航天器踏足地外天体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该缓冲拉杆又成功助力“嫦娥四号”踏上月球背面。“在火星探测任务中,除沿用缓冲拉杆以外,首次使用限力杆产品取代了部分进口铝蜂窝设计,真正实现了我国深空探测器着陆缓冲系统的完全自主化。”合肥研究院科研人员介绍。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苏州盛泽龙卷风亲历者:一阵黑风暴力刮过 屋顶被掀钢管飞起

央视新闻5月15日报道,14日19时前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地区突遭龙卷风袭击,初步研判为EF3级龙卷风,中心最大风力17...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嫦娥钢”保障天问一号顺利度过“最危险时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