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受省委组织部委派,我赴山南市洛扎县开展短期援藏工作。6月底,汛期到来,水利局安排我参加人饮工程建设。人饮的水源点都在海拔快5000的半山腰上,村里就请当地一位藏民扎西和我们共同去确定线路的走线位置。
扎西大概40出头的样子,两鬓泛着些飞霜,脸上稍微有点皱纹。因为多年的风吹日晒,脸庞黑里透红,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子。他戴了一顶皮帽子,身上穿了件黑色棉袄,好像还泛着油光。看见我们来了,他咧开嘴朝我们打招呼。先前陪我们的施工方工头阿旺也是藏族人,俩人很熟络地用藏语开始寒暄。说了几句话,阿旺把我介绍给扎西:“这是县水利局的干部,这次是为人饮施工的事情来的。”扎西看向我,伸出手来要跟我握手。我连忙伸手握住他:“扎西你好,我是县水利局的汪腾,这次来主要是要定下来新加的水源点位置,解决村子里季节性缺水的问题。”扎西握住我的手晃了几下,用带点当地口音的汉语说:“我知道,(村)书记跟我说了,我们走吧。”“好好好,我们走,早开始早完成。”
我们开始朝山上走去,边走边聊天。聊天中,扎西说:“水利局我之前也去了,没见过你啊,是新来的么?”我说:“是的,我是新来短期援藏的。”“援藏的干部啊,来了我们高原还习惯么?”山路比较陡峭,我喘得不行,只能一边喘气一边说:“还……还好……”扎西哈哈一笑“看你这喘气的样子,还是没适应我们西藏的生活啊。”我无言以对,只能哈哈过去。
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很快就开始施工,我去了几次现场检查施工进展,但是没有在遇见扎西。
按照工期要求,7月初,工程混凝土基本完成浇筑,可以准备验收。 我和村里的工作人员来现场,这次,在半山腰,我们遇到了扎西,扎西也看见了我,却只跟我们挥了挥手,就往村里走去。阿旺大声说:“扎西,你干啥去?”扎西只是挥手,没有回答。阿旺对我说:“奇怪,不知道他家里有什么急事,连句招呼都不打。”验收很顺利,引水点建设基本满足设计和村民使用要求,在下山途中,我们又遇见了扎西。这次,他手里拿着根半长的棍子,一头用彩色的布包裹着。看见我们下山,他连忙紧走几步,来到我面前:“汪局长,可见到你了。”我很奇怪:“您有什么事情么,是对人饮建设不满意么?”他摇了摇头,“不不不,不是饮水的事情,我上次见你登山喘气很厉害,回家跟我家里说了,我家那口子给你做了根登山杖,以后你再爬山会轻松点。”然后把手上拿的棍子递给我。我接过来,仔细看了这根登山杖,整根登山杖大概一米长,通体光滑,把手位置用红、黄、蓝的布包了好几层,捏在手里一点都不打滑。我连忙推辞:“这怎么好意思。”扎西大声说:“你帮我们建饮水点,爬山这么辛苦大家都看到了,这跟登山的杖子只是我家里随手做的,你要不接受就是看不起我。”边上的工作人员也附和着让我拿着,盛情难却之下我也只能接过来。想拿钱给他,他手一挥:“家里还有事,我先走了。”然后转身离去。
这根登山杖,给在藏期间的我助力不少,它陪着我去了洛扎县各个镇村,爬过高山,下过河流,顺利完成组织交给我的工作任务。
一转眼到了十月底,我们短援工作快结束了,在办理手续的时候,我又一次在县政府院子里看见了扎西。他看见我,远远给我打招呼。我走上前去说:“扎西,人饮工程建好了,村子里通水了吧。”扎西说:“早通水了,现在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自来水,龙头一开就有水流出来,可比以前方便多了。谢谢你们!”我连忙说:“别客气,这是党的政策好。我还要谢谢你的登山杖呢!可帮了我大忙,有了它,我去现场轻松多了。”扎西哈哈一笑:“你们水利干部爬那么高的山,帮我们群众引水喝,一根登山杖又算什么!”我心中一热,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你们群众就是我们的登山杖啊!”
时间飞逝,我们短援工作组顺利完成在藏任务,返回了内地。因为长度太长,不好装箱,我没办法把登山杖装箱带回内地。如今,每当工作疲惫的时候,我就想起登山杖,想起扎西,想起藏区群众的热情,就能重新焕发起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汪腾
新闻推荐
西谚云“人如其食”(youarewhatyoueat),有“你吃什么就像什么”的意思,依照这个逻辑,人们之所以对自我感到迷茫,可能和不了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