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种稻,千古流芳。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离世,享年91岁。为了深切悼念袁隆平院士,由他客串演出的电影《袁隆平》于当日在线上连续播出了5遍。于是,这部传记电影再度引发人们的热切关注。
时隔多年重温这部电影,再次走进袁老波澜壮阔的一生,敬畏、感动、哽咽!其实这部电影在每年的这个日子(5月22日)都应该播放一次,而且每个国人都应该认真地看一遍,是铭记,更是缅怀!
电影《袁隆平》根据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真实故事改编,以他对杂交水稻始祖“三系配套”的研究为主线,讲述了他展开理想蓝图的实现过程。该片于2009年首映,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
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席卷全国,如火如荼。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袁隆平尊重科学,潜心研究生物遗传学。他独特、富有哲理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可袁隆平不入潮流的所作所为,却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女友害怕因此受到牵连,痛苦地选择了分手。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袁隆平和学生董婕发现了一株结有230粒的“鹤立鸡群”高产稻穗,他兴奋异常……
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地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林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历经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直到他最终成功实现了梦想!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这部主旋律电影,为潇湘电影集团纪念改革开放六十周年而拍摄。主旋律电影的要素就是要记录、讴歌、弘扬、礼赞、留痕。电影在这几个方面诠释的都很到位。影片采取了散文诗化的抒情手法,以倒叙的表达方式,将主题内容设计成三个“乐章”,即求索、坚韧、追梦。在形式上改变了传统人物传记片的叙事方式,表现了袁隆平不屈不挠、默默坚守、勇于攀登的精神。生活中的袁隆平爱拉小提琴,他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一张照片,触动了许多人。电影也专程用交响曲串联起了袁隆平不同的人生经历。袁隆平是位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影片对于他摆脱了平常的概念化、公式化之窠臼,用平民化的视角来塑造他,减少人物的神话色彩,努力展示出人物真实生动的人格之美,使之可敬可亲。其实人物传记片以塑造人物为首要目标,就是要把人物拍的有血有肉、可信可爱。在人物的精彩演绎下巧妙带出时代背景和事件,这样才有生命力。
影片几乎与“大”无关,没有大导演执导,没有大牌演员出演,没有宏大的背景烘托,也没有大手笔制作,但是它的表达方式却颇多创新。影片中,演员果靖霖饰演中年时期的袁隆平,但在影片的结尾处我们却看到了由袁隆平亲自出演老年时的自己。他在电影里表现的很出彩,和整个影片的艺术感觉很贴近,没有感觉到突兀。他不加雕琢的本色演绎,显然更能撼动观者的心,不仅为影片增添了诸多亮点,也成为了影片的一大看点。
在影片结尾处,一段接受外国记者采访的戏份中,袁隆平院士还用熟练的英语表达了自己的两大人生梦想,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生命不息,我将继续追寻,为了梦想,永不停息。”“许多年以前,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把还长,子粒像花生那么大,我非常高兴,就和我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这段台词让当下的许多年轻人感动不已。袁隆平的这段表演既松弛又幽默风趣,展现了一代院士的伟大人格魅力。其实他那文绉绉一般的措辞背后,是一个理科生在炽热的海南,光着膀子闷头十几年,为了证明野生稻和家稻能够杂交出来真正的优质品种,顶着同事的不信任、家人的离世、科研经费的短缺……等等所遭遇到的一切挫折和磨难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释然,但这一切都没能够阻挡住他前进的步伐。经历了三年饥荒,见证了人间惨剧的袁隆平,立志要让全天下人都能吃得饱饭,最终他以超迈常人的胆识和行动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愿望,也实现了全中国人民的愿望。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袁隆平》的艺术价值或许中规中矩,算不得上乘之作。可是它存在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袁隆平的一生并不算好拍,细节琐碎的平常,没有大波大浪,没有大起大伏,对于早都被各种神级电影严重吊足了胃口的观众,这样一部“平淡无奇”的电影,或许并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可是,我们依旧能看得激情澎湃。
袁隆平在临去世之前,还不忘关心稻子长得什么样,他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做一粒好种子”。而他也正是用自己的这“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这是中国的荣耀,更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巨大贡献!我们中华民族需要这样一心为民的科学家。对于这样一位科学的巨人,时代的伟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每个中国人,乃至每个地球人都不会忘记!也不仅是我们这一代,还有未来的很多代,都应该永远地记住像他这样一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忠诚国士!《袁隆平》这部电影就是以电影的方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缅怀。以电影来缅怀袁老,让我们永远地铭记,永远地怀念!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关于袁隆平传记的影片。希望这部作品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让所有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多看看,了解袁隆平为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如今,袁老已离我们远去,通过光影我们依然能够看到90岁高龄的他,像勤劳的候鸟一样,每年都会定期飞去海南,依旧在田间地头上挥汗如雨。而且他的影像还一直停留在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那个样子,精气神儿十足,和蔼慈祥,平易亲切,仿佛他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根本不曾离去。
也许记在我们心底的袁隆平,就是永垂不朽的。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影响力,连同他的一切都会被永载史册,会在华夏的大地上,如山峦绵延不止,如江河奔流不息!致敬袁老!唯愿千古!
新闻推荐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建议建立云南大象国家公园将大象安置到新栖息地或是最优方案
6月8日18时许,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象群正沿着小石板河沿岸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新京报记者郑新洽摄受访者供图云南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