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大象去哪儿?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21-06-09 10:07   https://www.yybnet.net/

南迁象群

北迁象群

4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无人机照片)

据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介绍,截至6月6日9时9分,15头北迁亚洲象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西北部活动,人象平安。

与此同时,5月24日凌晨,一个拥有17头野生亚洲象的象群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并逗留至今;6月3日晚,监测预警系统发现,有野象群进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讷乡曼窝村。

至此,已经有三群野象离开了保护区,进入人类生活的区域。大象去哪儿?

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中新社、都市快报

北上家族“出走”其实早已有了苗头

4月16日,原生活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4月24日,其中两头大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境内,剩下的15头大象则继续向北活动。

截至6月6日9时9分,15头北迁亚洲象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西北部活动,人象平安。

据了解,为做好布防工作,现场指挥部采取地面人员与无人机跟踪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加强象群监测,确保每头象都在监控范围内。同时,持续引导象群向西南迁移,当日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510余人,出动渣土车64辆、其他应急车辆52辆、无人机14架,设置堵卡点3个,劝返车辆200余辆次,确保沿途群众和象群安全。

一路北上,目前象群已经离它们的栖息地400多公里,造成经济损失680多万元,一路“肇事”400多起,直接破坏农作物800多亩。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云南大学亚洲象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明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亚洲象如此长距离北迁,在我国尚属首次”。而且,“象群处在无序游走状态,一直往北走,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

但15头野象一路向北,其实早已有了苗头。

2020年3月,原本栖息在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的16头野象开始向北迁徙。2020年底,监测人员发现它们进入普洱墨江境内,这时象群数量已经变成了17头,因为途中有只母象生了象宝宝。

随后它们一直在普洱县境内活动,直到今年4月,开始向玉溪元江转移,它们的“旅行”才进入大众关注视野。

威胁13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

南下家族

除了一路向北来到昆明的野象,在南边,另外一个象群也值得关注。

5月24日凌晨,一个拥有17头野生亚洲象的象群来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植物园”),至今已逗留超过10天,对珍稀濒危植物和科研设施造成威胁。

由于象群食量巨大,植物园东区开阔地带的食物不足以支撑象群长期停留,6月2日晚,象群已开始闯入园区东部的作物保护与育种基地,并对基地内的设置造成损害。

如果象群进一步向植物园核心区移动,60年来几代植物园人收集和保存的13000多种植物,尤其是13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一旦被象群取食和破坏,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目前植物园正紧急采取建设临时防护网等措施,同时与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密切沟通合作,希望能尽快帮助野象群顺利返回自然保护区。

10头野象出没村庄一路“逛吃”

进村家族

6月4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7名亚洲象监测员赶到曼窝村,通过地面监测、无人机监测追踪象群的最新动态,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出了实时预警信息,防止人象冲突的发生。

监测员告诉记者,新发现的这群野生亚洲象共有10头,分别是3头幼象、7头成年象,其中2头母象怀有身孕,它们大都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时不时游逛于周边的村庄,景讷乡的曼窝村就靠近自然保护区。

通过红外热成像监测,3日21时,象群走进芒果林,开始一路“逛吃”。4日清晨,监测员在农田里发现了象脚印,据足印推测,这群象于清晨横穿曼窝村的秧田、火龙果地,随后进入后山竹林继续觅食。

专家解读

“象”往何方?

有何影响?

有无方案?

三群野象家族中,最受关注,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无疑是北上家族。

亚洲象罕见北迁受到广泛关注,原因众说纷纭,相关专家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其食物量难以持续供应保障,导致其离开原栖息地寻求食物;二是亚洲象群离开自然保护区后取食甘蔗、玉米等作物更为便利、可口,且未受到攻击威胁,无意再回到原栖息地;三是头象迷路,象群在森林、农田交错区域以农作物为食物,但没有找到适宜长期栖息的自然生境,从而不断游荡寻找,漫无目的。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象群罕见北迁是一个严肃、专业的科学问题,需要跨学科综合研判。”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系教授谢屹说,目前已组成了一个跨学科的联合专家组,野象一路往北走的原因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继续向北迁移有何影响?“从我国亚洲象的分布来看,元江过来以后这些区域的植被、海拔、年均温等因子并不适合亚洲象长期生存。”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认为,该象群继续北迁,将会不适应气候的突然变化,导致其抵抗力下降,患病概率增加,健康状况难以保障。再加上该族群个体数量较小,北迁后与其他象种群难以进行基因交流,因近亲繁殖、种群结构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该族群逐步退化。

专家研判认为,象群若继续北迁,因食源不足而进村入田觅食,将增加人象冲突的潜在风险。“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人与亚洲象直接相遇,避免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这是目前象群北上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说。

对于象群的动向和下一步应对方案,专家分析说,希望象群“迷途”知返,能自己找到一条回原栖息地的路,或重新开辟一条适宜路径踏上归途,尽量减少人工干预,防止对其以后的行为活动产生干扰。据了解,该象群北迁过程中已有两头亚洲象自行返回原栖息地。

“假如说象群确实出现了生存困难,或者人象冲突剧烈的情况下,那么我们会认真分析,采取一些人为辅助的措施,帮助它们回到原来的栖息地。”陈明勇说。

名词解释 亚洲象

“陆地巨无霸”亚洲象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目前的约300头。

新闻推荐

感受“小康菜谱”新变化

夏粮丰收从“盘中羞涩”到“天天过年”;从“吃饱吃好”的朴素心愿,到“吃绿色”“吃健康”的升级需求……对于自家餐桌的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保护海洋从小做起2021-06-09 09:59
评论:(大象去哪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