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村史馆里看发展 朗读:

来源:铜川日报 2021-06-11 07:22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高晗 许晟 白志强

夏日里的和佳新村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样子。沙漠吹来的热浪,卷起了和佳新村大棚上的塑料薄膜,露出了一个个红透的西红柿和发紫的茄子,等待着农民采摘。

新疆皮山县和佳新村是沙漠边的一座易地搬迁新村。2018年,和佳新村安置了8个乡镇的597户2833名农牧民。3年前,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刚从大山深处搬迁出来的村民,总是三五成群地围拢在一起,规划着未来的生活,喜悦与迷茫都写在他们脸上。

最近听说和佳新村建了一座村史馆,记者决定来看看。在村史馆的墙上,记者看到一张张照片整齐排列,新旧对比下,村民命运的变迁、产业的发展、村容村貌的变化都被记录下来。

以前,村民过着喝没有过滤的涝坝水、住在篱笆围成的房屋、走泥泞山路的苦日子;搬进新居后,村子陆续完成了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并引进了适合村子发展的产业,美丽新村的巨变都被搬进了村史馆。

陈旧的木柜、厚重的皮鞋、锈迹斑驳的煤油灯、浑圆的车轱辘、被磨光的马鞍等这些老式农具、生活用具记录了村子的以前,而村史馆中间位置上的“勤劳致富模范”代表阿巴斯·麦麦提的展板,则见证了村子的现在。

村干部杨敬对记者说,村史馆里展示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榜样,现在不仅阿巴斯的干劲足了,乡亲们更是铆着劲要赶上阿巴斯。

在村史馆外,搬迁居民也有了脱贫致富的本钱:一户一座80平方米的羊圈、近500平方米的大棚、3亩土地……3年时间,当地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方式,让居民实现“搬得出、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去年底,和佳新村整村脱贫,全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76元。

记者看到,致富带头人阿巴斯的8座大棚,按市场需求经营种植,季季有收入;80多平方米的安居房,被妻子打理得整洁温馨;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学费全免。过得顺心、住得舒心、活得开心,阿巴斯说:“我终于过上了电视里的小康生活。”

眼下,阿巴斯依靠承包大棚,不仅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老乡致富。村史馆的墙上是这样评价阿巴斯的:“致富后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

3年时间里,一点点“绿”起来的村子,给居民提供了晌午乘凉的地方,他们聊天的话题也换成了就业和创收。生活里的满足感总是不经意地从眼角露出来。

变化远不止这些。记者看到,多位居民家中客厅墙体的中心位置都贴满了孩子的奖状。一些有远见的父亲也开始为孩子们的未来做打算,“先考上好的高中,然后争取去国内一流的大学。”

在和佳新村,走出大山的这一代居民,更希望下一代能走得更远,拥抱更加多彩的世界。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打造景观节点 喜迎建党百年

6月9日,杏花公园东门的孝石广场上,一处巨大的党徽花境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杏花公园以迎接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村史馆里看发展 朗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