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男
秋季开学,新的探索之旅即将启程,期待同学们全心投入,用心发现,让一切从“心”开始!
首先,要问心,明确学之目的。
百学须先立志。迈入学校大门之前,同学们应该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这样才能凝神聚力、有的放矢。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字字铿锵。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如今又有了穿越时空的回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同学们应该打算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们着力扭转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致力于全方位推进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的“双减”政策就是一剂良药。未来的接班人,不光要有知识见识,更要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他们应当是健康有活力的人,能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人,同时也是热爱劳动、奋斗不息、全面发展的人。
再者,要收心,营造学之心境。
在暑假这个最长的假期里,很多时候同学们可能会放飞自我。进入校门也就秋凉了,可同学们的心也许一时还未能从夏的燥热中平静下来,表现出“假期后遗症”。这就要及时收心,约束意念,使不旁骛,在升级升学的欣喜之余,启新程、攀新高。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学习是一件须十分营心的事。放飞的心若没有收回,没能全心投入,学习就成了程式化操作,所学不能入脑入心,学习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当然不能强制学生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候往往需要一到两周的过渡缓冲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潜心求知吧!
最后,要启心,重视学之根本。
启心至明。育人先要育心,开启心灵,方能蕴纳智慧。
教育是直抵灵魂的系统工程,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启心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认为读书、做学问,就是要把那个迷失的本心本性给找回来,如此而已。
值得强调的是,首先要守护好“健康的心”,否则启心启智都无异于空中楼阁。今年起,心理健康教育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教师配备及课程安排上都有要求。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而学习是完善心智的必由之路。
“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同学们,求知路遥,学无止境,锚定目标,持续拼搏吧!
新闻推荐
8月30日,游客在景南乡上标湖畔游玩。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上标村海拔1000多米,深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