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安全日前夕,11月8日,国新办就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表示,今年1~10月,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6亿人次受灾,855人死亡失踪,58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1.3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的受灾面积1194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12亿元。跟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受灾人次下降29.1%,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10.4%,倒塌房屋数量上升了8.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9.0%。
周学文说,今年以来,像江苏南通的龙卷风、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湖北随州的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小,但是致灾强度大、灾害后果重,给防范应对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坚持综合施策、系统应对。
突出强化预报预警。坚持“预”字当头,关口前移,遇到这种极端的天气过程,加密监测预报,加强联合会商,滚动研判灾害性天气发展态势。建立点对点预警叫应机制,及时提醒相关地方政府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突出强化预案可操作性。应急管理部正在全面开展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工作,在相关预案中建立健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的联动机制,量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启动标准,细化实化极端天气防范应对措施,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突出强化力量预置。在风险研判基础上,指导督促相关地方在一些可能出险的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提前预置抢险力量和物资装备,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突出强化社会动员。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浅出解读一些典型案例,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教材、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切实增强群众的风险意识和避灾避险的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新闻推荐
近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第八次主任会议在京召开。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教育整顿办主任陈一新主持会议,研究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