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深冬,携女儿取邕城经郑州飞抵冰城哈尔滨。时子夜,乘车往市中心,值冰城冰雪节迎八方来客之际,车如流水,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道路如一条光的河流,在寒冷的夜里流淌。沿路冰雕作品在五彩的灯光下点缀着冰城的夜晚,让客临冰城的人们感受了扑面而来的温暖。
翌晨,一缕阳光从窗帘的缝隙挤进了房间。拉开窗帘远眺前方,屋顶上白雪覆盖,屋檐吊着冰凌,远处一片银白色的大地与蓝天相接。大地上树木凋零,一片片树林,就像插在雪地里的枯枝,天上飞着几只黑色的鸟,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灿烂的阳光照在雪地上,银光闪烁,白雪之下,万物蓄势待发,期待春天的来临,去拥抱充满生机的春天。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走进中央大街,游客们像沙丁鱼群似的贯游在这条有俄罗斯色彩的古老大街。中央大街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至今。最奇特的是中央大街上铺的石头,是长方形条形石,但以纵向冲上铺满,1924年由俄罗斯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社监工完成的。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建筑各具特色,构成了中央大街一道建筑艺术长廊,烙下了哈尔滨历史发展的深深印记。大街两旁装点着各种冰雕,“金猴迎春”,“月伴美人”,“钢琴和弦”,“嫦娥奔月”……穿戴得密密实实只留下两只眼睛的游客,争相在那绚丽的冰雕旁留影。看不到面容,见不到表情,只闻“咯咯”的笑声此起彼伏,在中央大街上回荡。
我们沿着中央大街走到了松花江边。站在松花江边,看到已经结冰的宽阔的江面,人们玩各种冰上游戏,享受着冰雪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而我心里则翻滚着悲愤的浪花,听了几十年的那首《松花江上》,今天仿佛仍在松花江上飘荡,九·一八北大营的炮声,东北同胞的呻吟……这段苦难历史,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岁月。
听说我来哈尔滨,一位家住七台河的朋友驱车四百多公里耗时七个小时到哈尔滨陪我们。当我见到这位朋友时,风尘仆仆的,让我感动不已。下午五点,天黑下来了,路灯,冰灯点亮了哈尔滨的街市。哈尔滨的夜晚更冷了,汽车屏幕显示室外为零下25度。我们前往设在太阳岛的“冰雪大世界”参观大型冰雕,这里人山人海,穿戴厚重的人像一个个滚动的雪球,脚下的路面很滑,不时有人摔倒在地上,连滚带爬又站立起来。一座座高几十米、巧夺天工的冰雕,亭台楼阁,高屋建瓴、或塔或殿,飞檐斗拱,七彩灯饰装点在坚冰之中一座座冰雕如天宫仙境,晶莹璀璨。小女儿爬上十几米长的冰雕滑梯飞滑而下,喜不自禁。夜深了,风更大了,寒气直逼身体,手脚疼痛,睫毛挂上了雪霜。虽不舍,我们还是离开了太阳岛。
回望“冰雪大世界”,只见冰雕的佛像前,挚诚者仍在寒风中跪拜,那口祈求平安的大钟钟声,响彻太阳岛的夜空。走过了松花江大桥,那片美丽的七彩冰雕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