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俄罗斯新闻 > 正文

第一位苏联总统最后一位苏联总统

来源:济南时报 2017-12-24 14: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江丹

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苏联时代和后苏联时代,诸多读者都有特别的好奇心。近日,《苏联的命运: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出版上架,讲述戈尔巴乔夫眼里的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发展。戈尔巴乔夫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上来讲述他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那一切,这或许不够客观,但也是对那段历史的解读维度之一。

生活在继续

1991年12月26日晚上,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现在他的新闻供稿处为记者举行的告别招待会上。几个小时前,他最后一次到位于克里姆林宫的那间办公室,将文件和个人物品请走,而一天前,他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成为苏联第一位总统,也是最后一位总统。

显然,戈尔巴乔夫并不认为在新的俄罗斯时代他将无所事事。“我不会离开政治和社会生活。”戈尔巴乔夫如是回答记者关于其以后计划的提问。其实,就在他总统任职的最后几个星期内,这样的问题他回答了一次又一次,即使是他在离开办公室,为亲近战友的照片签名时,写的那几句话也似乎是以同样的答案回答同样的问题:“我们开了头,生活在继续,那些认为戈尔巴乔夫时代似乎结束了的人是错误的。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离开克里姆林宫4天之后,俄罗斯的几个社会、政治、经济组织联合注册成立了“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学研究基金会”,戈尔巴乔夫担任基金会主席。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基金会便是戈尔巴乔夫的重要舞台之一,它又被称为“戈尔巴乔夫基金会”。

站在戈尔巴乔夫的主观立场,基金会显然是受欢迎和受重视的。“俄罗斯,还有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的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人文科学主导方向的专家、社会活动家表达了要参与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工作的意愿。”戈尔巴乔夫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戈尔巴乔夫的追随者,是他在苏联总统机关任职期间的“最亲近的同事和助手”。

对于基金会未能得到来自国家的经济支持,戈尔巴乔夫应该也是有所怨言的,这些不满藏在他对基金会独立不依附的一再强调中。戈尔巴乔夫说,国家未能给基金会提供任何物质保障,基本的资金来源是他演讲和出书的报酬,以及个人的捐款。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想法,“基金会应该分析苏联民主改革的进程,发表与它的历史、成就和错误相关的材料,消除臆测、诋毁、篡改,澄清这段历史”,同时研究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除了成立基金会,在离开苏联总统职位后的那一个月里,戈尔巴乔夫还写了一本纪实性的书《1991年12月。我的立场》,叙述“八月政变”后他为拯救苏联所做的努力。

在美国反思“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一度决定了国际局势,尤其是“冷战”时期,世界因此而被划分了阵营。苏联解体之后的1992年,戈尔巴乔夫开启了他卸任总统之后的首次美国之行。面对美国方面的邀请,戈尔巴乔夫并不排斥,他认为,“尽管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将来也会继续变化,美利坚合众国依然是所有世界进程(政治、经济、科技和技术革新等)最重要的参与者。否认这一点是不符合实际的”。戈尔巴乔夫觉得,有必要让自己的美国之行对俄罗斯有利,对俄美关系有利。

戈尔巴乔夫的美国之行自与他的老对手——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会面开始,他在里根的陪同下参观了里根总统图书馆和里根的农场。戈尔巴乔夫对总统图书馆印象深刻,“总统图书馆是美国的一个重要传统,它们由投资人建立,国家也给予部分财政支持”,展示总统的活动,表现总统的性格。

戈尔巴乔夫接受了里根总统图书馆授予他的“自由奖章”,并发表了演说。戈尔巴乔夫说,他们这一代人“是在对抗和扭曲的思维条件下长大的,这也使得政治理念变形。坦白地说,我们所有从政的人没有谁从未屈从过对抗思维的陈规。但一开始是无意识的,然后我们逐渐意识到必须从这个思维怪圈里挣脱出来。”

戈尔巴乔夫对于这次发言寄予厚望,希望它不只流于发表感言的形式。于是,他继续说,即使在最艰难的“冷战”年代,“许多美国人和俄罗斯人彼此吸引,拒绝透过备战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对方。”

关于“冷战”,戈尔巴乔夫还想说更多。在密苏里州的威斯敏斯特学院,戈尔巴乔夫以此为主题做了演讲,而46年以前,温斯顿·丘吉尔则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戈尔巴乔夫在演讲中表示,由于苏联和美国互不信任和对时局错误解读,导致了“冷战”,“双方打着爱好和平和保卫人民利益的幌子,采取了最终分裂世界的举措。对抗被描绘成善与恶不可避免的争斗。”戈尔巴乔夫呼吁听众们认清一个现实,不可能再出现“某几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舞台上独霸统治地位”的局面了。

戈尔巴乔夫说,他的演讲不是与丘吉尔辩论,“而是与那些心怀统治全球计划的人展开辩论”。不止一次“被埋葬”

在《苏联的命运: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将绝大部分篇幅用来发表他对苏联、对俄罗斯、对国际局势的看法,但跟很多政治领袖的回忆录一样,戈尔巴乔夫的辩解和表达要远远多于反思。

2008年10月,戈尔巴乔夫的第一个重孙女出生。一位媒体记者对他说,有这样的说法,谁能活到添重孙,谁就会上天堂。“在那儿我能做什么呢?我可不习惯无所事事。”戈尔巴乔夫回答。回忆录里的戈尔巴乔夫,的确很忙。

整本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似乎从头至尾都没有脱下他政治家的外衣,包括在描写他2011年的80岁生日晚宴时,相当的篇幅让给了女儿伊琳娜的贺词,贺词的主要内容则是说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的作为,在政治上受到的误解,“你具有足够的勇气,因为你不仅选择留在这个事实上将你赶下台的国度,而且还坚持为国家,为所有人的福祉继续奋斗”。

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邀请戈尔巴乔夫去克里姆林宫,宣布给他颁发最高奖章——圣徒安德烈勋章。戈尔巴乔夫在感谢这份荣誉时,更多的依然是在表达他对俄罗斯政治的见解观点。

2012年,戈尔巴乔夫的书《孤独相伴》在俄罗斯出版,写的依然是他所经历的那些政治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在新书首发式上,聚集了很多人,一天就售出数百册,戈尔巴乔夫给读者在书上签名至半夜。人们的关注让戈尔巴乔夫十分激动,他决定继续与读者交流,继续谈论苏联的命运和他离开总统职位后的政治经历。

2013年8月8日,俄通社-塔斯社一位记者拨通了戈尔巴乔夫的电话,“是这样,俄罗斯新闻通讯社报道说,戈尔巴乔夫去世了,在圣彼得堡。我不相信。”“我也不信。”电话另一端的戈尔巴乔夫回答。

那一天,俄罗斯新闻通讯社的官方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条重磅新闻:“苏联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去世。”这样的信息迅速轰炸了俄罗斯的媒体,舆论哗然。就在戈尔巴乔夫接到电话9分钟后,关于他去世的新闻销声匿迹,第二天他接到了通讯社方面的道歉,对方称,乌龙消息是黑客所为。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这是对他的一次挑衅,而且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过去的岁月里,他“被埋葬了”许多次。在国家生活和他个人生活的新阶段,谎言和诽谤像潮水般一次又一次向他涌了过去。“尽管有错误和过失,我们却把国家带出了历史的死胡同。”戈尔巴乔夫说,这是支撑他在过去那么多年都没有被打垮的一个重要信念。

新闻推荐

拿导弹条约说事 美制裁俄导弹商

美国商务部19日以俄罗斯方面违反限制导弹射程的一份双边条约为由,宣布限制与俄罗斯诺瓦托尔设计局和大力神-巴里卡德军事研究公司的商业交易。美商务部针对与上述两家导弹设计和制造企业有商业往来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第一位苏联总统最后一位苏联总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