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俄罗斯新闻 > 正文

“一本书主义”的匠心

来源:定西日报 2018-01-15 09:48   https://www.yybnet.net/

□廖华玲

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随手可得,通过各种搜索引擎人们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电子阅读越来越方便快捷。可是,如果仅仅依赖互联网,我们就只能在浩瀚的文字里漂流,而无法深入其中。

目前,眼下的书多得有点泛滥,让人眼花缭乱:横行的无益、无害、无聊的“三无图书”,心灵鸡汤类的“迷魂汤”书籍,成功、财经类的“功利”书,养生、网络小说等所谓的“畅销书”。各种图书良莠不齐,好多作者缺乏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传世意识。换而言之,那就是“著书只为名利谋”的浮躁——为名而浮,为利而躁!

从图书出版的数量上来看,中国已是出版大国,但是,大量重复出版、跟风出版、劣质出版的“垃圾书”,为这种“图书繁荣”掺了水分。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里曾说过:“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但圣贤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这就是文学书籍更高境界的用处。回过头看看,在这浩如烟海的书林,能让人们读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的书有几本,能让人们产生共鸣难以释怀的书有几本,能放在枕边常翻常新的书有几本,能置于爱书人的案头常读常悟的书又有几本?为此,整个文坛及出版界要有“一本书主义”的匠心,写出好书,奉献精品。

“一本书主义”,最早是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提出来的。丁玲从莫斯科访问归来,面对带回的俄罗斯古典优秀文学作品和苏联的文坛名著,感叹道:“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写一辈子,写一大堆也可能什么都留不下来,可是,哪怕用一生的时间,能写出一本这样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也就可以了。”后来,丁玲又叮嘱鲁迅文学院的学员:“不要粗制滥造,写几本不很好的书,不如写一本好书。”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就够了;一部《白鹿原》传天下,陈忠实有了“垫棺作枕”的陪葬之作,也足够了。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你坐在那里“千年磨一剑”,别人早已“一年磨千剑”啦!有些高产作者,“一天一短篇,一周一中篇,一月一长篇。”“一本书主义”,就是要铸就文字工作者的匠心。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苦吟派”诗人卢延让在吟诗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出版多多,好书寥寥。面对这种尴尬而遗憾的现实,我们是不是需要一点“一本书主义”的匠心,或许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文艺规律。读者期待着“千年磨一剑”式的佳作,急切而又耐心地期待着——哪怕是“千年等一回”!

新闻推荐

开社交账户助选总统? 普京不想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已经向俄中央选举委员会递交了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的文件。根据普京竞选总部消息,普京不打算在总统选举前开设个人社交账户,而将通过竞选总部的官方网站对外发布消息。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本书主义”的匠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