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首份北极政策文件。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当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白皮书的主要内容、中国北极政策,并就中国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北极航道的开发、“冰上丝绸之路”等回答了提问。
中国首份北极政策文件
孔铉佑在发布会上说,这份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对外发表的第一份北极政策文件,发表这一白皮书旨在向各方全面介绍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传递中国致力于与各方共同维护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意愿。
白皮书全文约9000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
孔铉佑说,北极问题不仅涉及北极国家,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中国作为北极域外国家,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的变化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我们希望白皮书对内有利于指导中国的北极活动与北极合作,提高中国公众对北极问题的认知,对外有利于与其他北极利益攸关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共创北极更加美好的未来。”他说。
孔铉佑表示,今后,随着中国对北极探索和认知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将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北极政策文件。中国将严格遵循北极政策文件,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在北极事务中
“不越位、不缺位”
孔铉佑说,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基于这一基本定位,中国希望在北极事务中“不越位、不缺位”。
他说,“不越位”指中国作为非北极国家,不会介入完全属于北极国家之间以及北极区域内部的事务。中国将依据国际法来参与北极事务,并指导中国的实体和个人依据国际法和北极国家的国内法开展北极活动和北极的相关合作。
“不缺位”指中国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将在北极跨区域和全球性问题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他表示,中国关注北极事务、开展北极活动旨在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最终目标是在北极实现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造福整个人类。
孔铉佑说,全球变暖使北极航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干线。中国作为海上贸易大国,密切关注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情况。
他说,除了中国外,日本、韩国等贸易大国也都对此非常关注。中国愿与有关国家特别是北极国家在北极航道的经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科研等方面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均据新华社
【同步新闻】
中方愿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孔铉佑说,中国将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俄罗斯等有意愿的国家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
他说,当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同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框架下,正积极探讨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是其中的重要方向。
他表示,如何使“冰上丝绸之路”的内涵更具体、更契合各方发展实际以及今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还需要中国、俄罗斯以及有关方面深入探讨。
对中国北极开发的疑虑
“完全没有必要”
孔铉佑说,有人对中方参与北极开发存有疑虑,担心中方另有所图、掠夺资源、破坏环境,“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北极国家有高度健全法律制度,对北极开发的环保、劳工、商业利用有很高的门槛和标准。
“我们会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法律办事,为北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积极的贡献。”他说。
新科考破冰船预计明年建成
孔铉佑说,目前中国正在建设新的科学考察破冰船,预计明年将会建成并交付使用。今后,中方将遵循白皮书所述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稳步开展北极活动。
他说,中国将切实遵循《巴黎协定》的原则精神,采取减排措施保护北极生态系统,持续参与北极候鸟迁徙研究,支持包括候鸟在内的北极物种的保护合作。
新闻推荐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1月25日电(记者吴刚)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紧急情况总局25日发布新闻公告说,一艘搭载21人的俄罗斯渔船当天上午在日本海海域失去联系。公告说,在距离滨海边疆区海岸以南约200公里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