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币还是持股?”这是每年国庆长假前纠结的老话题,国庆长假将至,节日前后的市场表现再度引起不少投资者的关注。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以来,A股走势整体上还是讨人喜欢,根据以往经验,国庆长假前A股市场表现较为平静,但是国庆节后首周上涨则是大概率事件。有机构指出,无论节后是否有行情都可提前做好“潜伏”。
以往经验 节前平静节后大概率涨
“周一下跌周二又小幅回暖,涨涨跌跌让我更加拿不定主意是持币还是持股过节了。长假有好几天,也担心国际市场上会有消息。”小张是一名新晋小股民,入市几个月还没什么经验。事实上,“持币还是持股过节”对于在A股“捣腾”已久的老股民来说是个老话题,逢国庆长假、春节长假等就会有这个“选择题”要做。
达城一名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近十年的国庆节前一周,A股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其中沪指涨跌概率各半。相比之下,国庆节后首周的表现就好多了,在过去十年里国庆后首周A股仅出现2018年一次下跌。数据显示,沪指表现最好的是在2009年国庆后的第一周,累计上涨近5%,2018年国庆后首周累计下跌超7%;深证成指表现最好的一次是在2015年国庆后的第一周,累计上涨超5.5%,最差的一次也是在2018年,累计下跌超10%。
根据以往经验,正是由于国庆假期时间较长,很多较为谨慎的资金会选择低仓位或者空仓过节。国庆之后,随着节假日期间国际市场局势明朗,资金又会再度入场。
当“潜伏者” 是否有行情都需做准备
“从中长期来看,政策推动外资持续流入A股、国内经济逆周期效应开始显现,估值相对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中美贸易磋商取得一定进展,未来股指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来看有两个因素,一是资金抱团会不会松动,这是隐患。另一个则是外资继续增配,资金增量还有。
那么,投资者如果选择持股的话,应该如何做好一个“潜伏者”呢?有机构指出,根据以往经验,节前市场相对平静,资金面有所收敛,一般情况下有大行情的概率不高,同时建议投资者无论节后是否有行情都需提前做好“潜伏”,比如可以关注接下来或将启动的高送转预热行情、低估值的医药股等。
□本报记者 蒋金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肖正东通讯员谭婷)近日,兴业银行倾力打造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全新升级——“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首期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