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
周末很多朋友问怎么看深圳主板和中小板合并这件事,甚至有人问是不是全面注册制马上就要来了。
深圳主板多久没有IPO了?从深交所受命成立创业板开始,主板的IPO已经暂停多年了。虽然中小板与创业板也能IPO,甚至可以吸纳金龙鱼这样的“巨无霸”,但始终还是比较别扭的。而且金龙鱼在创业板IPO此前备受争议,那比金龙鱼体量还要大很多的公司要IPO怎么办?即便到中小板也不尽妥当。从这个意义上看,深圳主板合并中小板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说一直以来,中小板与创业板甚至主板怎么定位很多人依然是傻傻分不清,苏宁这样的企业难道还是中小企业?
中小板成立于2004年,主要是为了承担创业板成立前的过渡任务,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经过16年的发展,中小板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中小板在市值规模、业绩表现、交易特征等方面与主板趋同,在上市标准、股票发行规则等制度上与主板一致。在板块趋向同质化的情况下,区别监管主板和中小板的意义有限,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也是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依然任重道远。资本市场从设立到不断壮大经历了三十年,还在为这样板那样板的分分合合费心,还在为解决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揪心。因为就算中小板和主板合并了,A股也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B股板块,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比中小板还早得多,一直没解决。还有全面注册制改革,这个需要各个交易环节配套,比如T + 0交易制度要跟进,为了防止过度波动可以实施买卖T+0资金交割T+N。还有个股期权问题,茅台就是因为没有个股期权所以抱团资金只能一味做多,遭受的争议一直不断。
再比如沪深两个交易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同时存在两个交易所的意义何在?是为了平衡区域发展?两大交易所展开竞争如何才能良性有序?现在深圳主板和上海主板的上市公司、交易制度、行政监管有什么区别?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公司、交易制度、行政监管又有什么区别?既然都一样或者区别不大,那为什么要两个市场设四个板?以后是不是还要合并?有财经大V调侃说,深圳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为以后,深圳主板与上海主板合并成传统上市公司交易所,深圳创业板和上海科创板合并成科技创新上市公司交易所提供了借鉴。这个说法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如果再度合并,以后传统上市公司交易所指数直接对标道琼斯,科技创新上市公司交易所指数对标纳斯达克,并后发制人一举超越它们。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整体规模已经较为庞大,目前,需要进一步明确各板块的特色和定位。合并完成后,深市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发行上市门槛保持不变;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深市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将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新闻推荐
■桂浩明在上周还风光无限的美股游戏驿站,本周出现了暴跌,如果以一周前的最高价衡量,如今已经跌去了80%以上。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