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
是啊,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只要天生一对蓝招子,外配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普通话带点儿化音,双臂最好金毛茸茸———那么,一个高视阔步的老外在中国简直如鱼得水甚至一举成名。但如今,混在中国却越来越难。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地位变了。中国的视野阔了。国人不再仰视老外。
老外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老外很“宝贵”,处处受优待,处处被照顾
普通中国人“认识”的第一个老外,是电视荧屏上的大山。这个加拿大留学生,上世纪90年代初露面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在一档小品节目扮演名为“大山”的外国青年。大山一夜成名,此后多年,每逢中国佳节,大山都会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中,表演相声、小品或者担当主持人。大山成为整个1990年代中国最有名的老外,也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认识并喜爱的唯一一个老外。
在大山之前,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来说,到中国去不是一个“正常”的选择,只有那种极其另类的角色,才会有勇气去贫穷的中国。但大山的成功,给外国人以启发,因此,除了公司委派、政府机构派驻等原因来到中国,很多年轻人开始通过留学、当志愿者等途径,试图到中国混出个模样。
尽管会遭遇被围观、被指指点点的困惑,但总的来说,整个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最初几年,是老外混中国的黄金时代。
法国人戴亮2000年来到上海,对那时候外国人“如鱼得水”的境遇,他体会深刻。“那个时候,老外很‘宝贵\’。什么叫‘宝贵\’,我慢慢跟你说。”戴亮在中国生活近10年,现在是一名用中文创作和演唱的歌手。
到上海留学第三天,22岁的戴亮接到留学生宿舍管理老师的通知,下午有一家演艺经纪公司来招聘外国人做兼职。戴亮非常爱好文艺,接到通知就参加了经纪公司的面试。戴亮轻松过关,招聘的条件很简单,洋人面孔、会说普通话、长得“稍微帅一点”。出身普通家庭,从未当过演员的戴亮,在到中国的第三天就接到了一次演出。从此以后,戴亮片约不断,生活也变得异常忙碌。“上午上课,下午拍戏。”
这样的兼职收入不菲。“跑龙套8小时400元,加班1小时加100元,如果有角色,2000~5000元不等。”22岁的戴亮,生活骤然发生了改变。处处受优待,处处被照顾,还能赚不少的外快,生活向戴亮展现出诱人的一面。
中国人的新态度
这时候,一切正在改变,老外的人生,越来越“平常”
不过,戴亮发现,一切正在改变。
戴亮说,2005年左右开始,老外变得不像他刚来时那么“宝贵”,再没有人找他当模特,因为更多专业的外国模特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区分,这个老外是唱歌的,不是当模特的。”这时候再上电视节目,当戴亮提出唱自己原创的中文歌曲,节目导演会说:“这个人有想法,唱唱看。”
最近一两年,戴亮感到,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发生了进一步改变。“中国人发现,原来老外里也有好人、坏人。”特别是西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让中国人自信心增加,老外在一些人眼中,从“贵宾”沦落为淘金者。
这样的评价,让老外们原本享有的优待,变得越来越少。与10年前相比,戴亮的人生变得“正常”,这种生活让他感到踏实。他要为自己的演出奔波,要通过演出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他必须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现在,一个老外来中国,如果他没什么本事,他就什么都不是。”戴亮庆幸自己来得比较早,比后来者更了解中国,而且有自己的特长。
如今的中国,越来越难混。
现在,中国人更能接受老外们的评价。七八年前,戴亮在电视上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喜欢中国吗”、“你怎么学中文的”,现在,他常被问“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法国,你们怎么看?”
正如戴亮所说,外国人在中国的境遇,与中国人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而中国人如何看待老外,取决于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看起来,老外们的“贵宾”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排斥与鄙视,同样是一种“畸形”。
采访结束,戴亮跨上白色助动车,融入上海淮海路涌动的人潮中,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老外注定越来越“平常”。
老外的“贵宾”时代
一去不返
大约1200年前,六祖惠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激辩不已。惠能想了想,便幽幽地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是啊,其实老外还是老外,中国还是中国。只要我们的心,保持一颗大国之民的心———自信、博爱、淡定、理性、宽容,则无论仰我者、赞我者、笑我者、贬我者统统不过是风、是幡,环球世界,岂非同此凉热?!
老外们的“贵宾”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唯真正的中国心,不动!(新民周刊)
新闻推荐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为清理积案,加拿大移民部暂停技术移民及投资移民新申请案。加拿大移民部长肯尼于当地时间6月28日宣布了加拿大移民体系调整最新办法———从2012年7月1日起,加拿大移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