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加拿大新闻 > 正文

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迅猛 自行车运动新大陆潜力巨大

来源:南宁晚报 2013-07-28 06:02   https://www.yybnet.net/

环北京赛与环法、环意同一级别

上世纪6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被认为是中国老百姓如数家珍的“四大件”,但公路自行车运动走入民间还是于上世纪末,形成自行车热潮更是到了北京奥运之后,这说明中国自行车运动的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得益于庞大市场和巨大潜力,外界还是非常关注这个自行车大国。

A

中国成自行车运动新大陆

要谈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与现状,北京市自行车协会主席张立华应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他曾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一口气打破27项全国自行车记录,开辟了一个所向披靡的“张立华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是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一些民众将自行车用来健身。而在竞技体育领域里,自行车这项运动仍不普及。从我看来,中国自行车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当中,但总体上还是落后于很多自行车强国。”

正如张立华说的那样,中国长期以来都是自行车交通大国,而不是自行车运动大国。即便是在自己称霸中国车坛的年代,张立华也极少获得外出比赛和提高机会,他参加的第一届国际大赛是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当时他已经32岁了。

通过大型运动会,中国自行车总算与外界有了交流,姜翠华、江永华随后都在奥运会的场地自行车赛上取得过佳绩。就在一年前的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自行车馆,郭爽、宫金杰只因裁判判罚与金牌失之交臂。“中国自行车的拔尖项目还不多,女子场地短距离骑行可以计为佼佼者。”张立华表示,这样的现象与亚洲人的体质不无关系。

在民间更为关注的公路自行车赛上,中国的起步更晚,几乎是10年前才推开了高耸的大门,其中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举办。所以在外人眼里,中国自行车仍然是个有待开发的新兴市场。国际自行车联盟对于该市场可谓相当重视,在2011年环北京自行车赛创立之初,他们就把环京列入了与环法、环意同一级别的世界巡回赛(UCI World Tour)。要知道,每年的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只有30站左右,欧洲之外仅落地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与自行车比赛同时成长起来的还有车队,卓比奥斯于一年前晋升为洲际职业车队,成为了中国境内第一支洲际职业队,同时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一支洲际职业队。“我们选择中国落地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要培养中国的公路自行车好手,帮助队员创造更多外出比赛的机会,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骑得多好。”卓比奥斯车队负责人路易斯希望自己的车队能够存在10名以上的中国大陆车手,而不是目前仅有的徐刚、焦鹏达、姜坤、刘彪。这样的一支洲际职业队加上天佑德、万胜、恒翔等9支洲际车队(UCI Continental Team,属联盟第三级别),他们都为中国选手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参赛和锻炼平台。

“中国公路自行车最近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不仅迎来了很多环湖、环海、环山比赛,而且大家对这项运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我们将加大与国际自行车联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缩小中国与自行车强国之间的差距。”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主任王伟指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公路自行车的潜力,将会更加重视该项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在新一个奥运周期里,公路自行车将从中国军团的非重点项目变成重点项目,我们肯定要加大相关的支持与投入。”

B

特殊体制下的专业与职业

和中国的很多体育项目一样,体制在自行车运动里头也占到了一个相当特别的位置。简单来说,国外一般把自行车分为职业和业余,中国则是分成了职业、专业、业余,这中间的“专业”便来自于特殊的体制。

专业自行车队和专业自行车运动员依附于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体育局,是中国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的产物。他们每年都会参加一些全国比赛,若有优秀车手闪光其中,就很有可能被职业队伍相中,进而获得更好的工资待遇和比赛机会。国际自行车联盟在此又把职业车队分成了3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顶级)职业队、洲际职业队以及洲际队,每个等级的车队参加不同类别的比赛,只有成为最高等级车队的职业运动员,才有机会竞速环法、环意那样的世界顶级大赛。如果想要站上奥运会这样的舞台,车手所在国也必须通过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获取相应的UCI(自行车联盟)积分。

从好的方面看,专业队伍的确于职业和业余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特别是在中国自行车业余水平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专业培养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想要依靠业余环境输出大批次的职业选手暂时不现实。加上自行车竞技是个很花金钱和时间的行当,一般爱好者也很难成为顶级专家。

从坏的方面说,目前这种专业体制也在一些方面阻碍了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最主要便是体现在了专业和职业的用人纷争上,经常会出现专业队不放人给职业队或专业队在(国内)比赛前找职业队要人的现象,这在某些时候已经成为了优秀运动员再上一步的枷锁。此外,专业体制的存在也影响到了业余车手的晋升,造成国内几乎只有业余-专业-职业一条发展道路,扼杀了部分专业体制之外的半职业好手。

那么从专业走向职业之后,像计成这样的拔尖运动员将成为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阅历丰富的张立华和首批留洋车手金龙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个案”,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中外自行车总体差距较大,很难在短期内培养出太多的“计成”。一位业内人士更是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外的国情和环境有所不同,暂时没有办法去改变体制、训练、比赛等一些事情。我建议那些有意外出学习的车手先在专业队呆到15-18岁,然后趁早前往自行车强国接受职业锻炼。如果等到技术和能力都定型了,就很难做出较大幅度的提高。”

据《南方都市报》

一家之言

关于中国车手

“从根本上来看,中国车手和国外高手之间没有太多可比性,因为大家所在的环境、背景、国情都很不一样,并不能说中国在哪些方面就做得不对。为了缩小中外差距,中国运动员得多参加比赛,多与高水平选手竞争,多去高难度场地磨炼。只要理念到了、经验到了、水平到了,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 阿格斯·禧玛诺车队、黑龙江省省队车手计成

关于中国车队

“参加公路自行车比赛的单位是车队而不是车手,换句话说,如果车队不动,车手再有意愿也没用。中国车队目前还缺少一些职业队文化,所以不应该把自己窝在小圈子里,而是要多出去看看,周边一些亚洲赛事的水平就很高,洲际车队们完全可以前往那里竞速,然后每年再抽1-2个月时间去欧美训练和比赛,这样的提高会很快,特别是对那些18-23岁的队员。”——— 卓比奥斯车队负责人路易斯

关于中国赛事

“一个出色的公路自行车赛能在体育、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带来巨大的良性影响,但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位,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对于那些新兴比赛来说,你必须不断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优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身去看看世界顶级赛事如何组织运作。然而怎样的比赛管理才叫成功?我认为以下三点最为重要:沟通(赢取利益)、勇气(不断创新)、专业(保证质量)。”

——— 环意组委会主席米歇尔·阿夸罗内

关于训练与比赛

“在公路自行车运动中,要提高运动员水平,比赛比训练更关键。”——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国际裁判马丁·布鲁因

关于发展道路

“要提高公路自行车水平,职业化是必由之路。”——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

新闻推荐

小倩走了复出成谜 ★主角 王祖贤

近日,王祖贤重游香港,但其疑似“走样”的照片令不少影迷心碎。不过,王祖贤身边友人随即上传了几张充满“少女味”的照片为女神正名。回港两天后,王祖贤24日晚就“急急脚”搭乘夜机返加拿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迅猛 自行车运动新大陆潜力巨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