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东京世乒赛已经落幕。为什么不知不觉?因为冷清。哪怕有央视“偏爱”,世乒赛制造的声势,在英超三国杀、欧冠马德里德比、NBA抢七大战面前,着实有些可怜。
张继科又立功了,他在1/4决赛“差点输球”,决赛中输球,是男团顺利登顶最大的新闻卖点,大到惊动了蔡振华。对此刘国梁趣评:“打得纠结也有好处,至少可以博个头条。”这就是尴尬所在,眼下只要国乒不被爆冷,世乒赛就没有博头条的资本。
世乒赛的看点是什么?可以观察暗潮汹涌的“一哥”“一姐”之争;可以观察樊振东、朱雨玲这些大赛菜鸟的潜能;可以观察外面的狼,哪些肥了,哪些瘦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程序化的看点,显得太过自我和狭隘。说白了,世乒赛依然是国乒的练兵场,目的还是为了在奥运会更加万无一失,更加独孤求败。
当然,并不能把世乒赛的冷清,完全归结于国乒的过于强大。在沙拉拉即将提前卸任(今年9月1日)的节点,有必要评判这个掌舵乒乓球15年的加拿大人。
用沙拉拉自己的话说,他最大的成就是把国际乒联成员国从180个扩展到220个。一听就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政绩工程,因为国际足联才209个成员国。看国际足球能学世界地理,看世乒赛找个黑人都难。
沙拉拉最有争议的地方还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回想那些年他给国乒“找的麻烦”,每一个都被国乒消化成了优势。可这些有针对性的改革,都涉嫌伤害乒乓球的美感。
直拍断层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小球改大球,球速变慢;无遮挡发球,削弱前三板威力;极大削弱了直拍的生存空间。加上直拍成材周期本来就比横拍长,可以预见,许昕之后,直拍会在高手当中绝迹。
沙拉拉走了,乒乓球的改革之路还在继续。东京世乒赛是乒乓球制作材料赛璐珞的大赛绝唱,未来会启用塑料材质的乒乓球。
继续改革的效果不得而知,让人疑惑的是,国乒作为乒乓球领域绝对的霸主,为什么总是改革的适应者,而不能成为改革的主导者?(方 舟)
新闻推荐
昨日,知名娱乐博主“南唐遗少”在其博客中曝光了一组毕福剑19岁女儿毕凌的近照。照片中,毕凌或展示洗剪吹发型,或戴墨镜做杀马特姿势,十分搞笑。毕凌现在加拿大读书,非常喜欢音乐,外形和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