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培夫妇和店主(左)合影刚开始,孔世杰有些顾虑。李心培懂得丈夫的意思。丈夫在国内还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在大街上抛头露面地扛着牌子走,按北京人的说法有点儿丢人现眼。
但是,李心培还是不能扭转自己的想法,她以所住旅馆有懂六国语言的教授扫厕所,有银行经济师休息时送报纸,和他们一起开荒保洁的刘博士也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为例,向老伴反复灌输这种观念:“在这里,绝不会有人因为你的工作而看不起你,只要付出劳动都会受到尊重。”孔世杰终于同意了。第二天,他们兴冲冲地去找那个学生,谁知道换成了黑人小伙子。原来,昨天他们走了以后,那个学生就把这活儿以每小时15加币的价格转包给了他。
错失良机,他们继续寻找。在农贸市场,他们花2加币买了一个白饼,孔世杰只咬了一口就不肯吃了,白饼一点味都没有,和李心培在家里给他做的有天壤之别。
白费了2加币,却发现了一个商机,“他们烙的饼既然那么难吃,如果我供应给他们的饼每张0.加币,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因为没细算成本,李心培心里还是没数,就和老伴到超市把小麦粉 、油 、盐 、葱 、麻酱 、鸡蛋的价格了解得一清二楚,每样买了一点。孔世杰配好料,逐一计算,李心培负责烙饼,结果吓了他们一跳,每个饼的成本只有0.7加币,还是加了各种佐料的饼,若是白饼,成本会更低。由此,他们发现了加拿大人工费的高昂了。翌日清晨,他们拿着样品,以0.5加币的价格和摊主商讨时,被一口拒绝了。对方说,他们的饼是凉的,还要加热,还是需要3个人工,价格也贵,不如自己烙饼合算。
一天中午,他们路过MIN街一家便利店,店主见他们是中国人,便用地道的青岛话同他们打招呼。李心培的母亲是青岛人,听到乡音备感亲切,就和老伴走了进去。店主说刚接手这个店,一个人忙不过来,要去进货就得关门,真是遇到救星了。
照顾客人时,李心培先用托盘端过咖啡,客人刚吮了一口咖啡,热蛋糕就送到了,客人连声致谢。老板在远处看着,等客人走了,不住地夸奖:“您的动作又协调又迅速,根本不像这个年龄段的人。”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