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马来西亚新闻 > 正文

听他们讲教师的苦与乐 本报记者 牛敏

来源:延安日报 2017-09-11 15:27   https://www.yybnet.net/

开学了,师生们迎来新学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教师节!第33个教师节。

从1985年9月10日至今,33个年头过去了,一代人已经悄无声息地从孩童到为人父母。而教师的生存状况、从业幸福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整个教育大背景的改变,渐渐发生着变化。

我们倾听不同年龄的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师生涯,通过他们的“跌宕起伏”“苦辣酸甜”,简单勾勒出上世纪50年代末至新世纪的教育脉络,从“臭老九”到“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再到“教师走下神坛,师德备受争议”,时代的变迁中,教师们走过了怎样的风雨,有着怎样的悲喜?

50年代

省吃俭用一整年只够回家探亲一趟

讲述:李昭猷(退休教师)

1958年,李昭猷老师在中学教历史课。李老师说,1958年上半年学校里还在正常上课,到了下半年师生们基本处于停课阶段,老师带着学生到处挖煤大炼钢铁。

“那时,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太好。”李老师说,他当年的月工资是52元,每月15元做伙食费,10元当零花钱,包括洗澡、买肥皂、理发等等,剩下的钱攒起来留着回老家探亲。

“省吃俭用一整年,只够回家探亲一趟,钱都给铁路部门缴路费了。”李老师笑着说,当时教职工的课余生活十分单调,读书几乎是最普遍的休闲方式,能听听广播都是奢侈的消遣了。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不少资质聪颖的学生找到李老师帮忙辅导功课,李老师说,即使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也不断鼓励学生多读书,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如今,让李老师唯一觉得有些遗憾的是,90年代以后的师生关系不如50、60年代那么纯粹深厚了。

60年代

迟到、早退算教学事故

讲述:薛章辉(退休教师)

1969年大学毕业后,薛章辉老师被分配到当时的某部队农场任教,第一个月领到的工资是45.5元,如今薛老师退休后每月工资4000多元,让他觉得教师不仅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也有很大提高。

“我的老师在‘文革\’中受到批斗,我当了老师后没有被我的学生批斗过,这是最值得庆幸的事。”薛老师说。后来,国家又多次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他58岁时开始学开车,如今也成了有车一族,买了一套房子作为休闲养老之处,去过欧洲、东南亚旅游,还到马来西亚参加过汉语教师培训交流活动,这一切都让他觉得,赶上了人生的末班车。

“当年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课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薛老师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有一位文学评论老师,寝室里常常乱七八糟,但是每逢上课必定西装革履、衣冠楚楚。这位老师说,课堂是个神圣的地方,教师为人师表,上课时必须着装整齐才对得起学生。薛章辉深以为然,所以当他成为老师之后,从不允许有人亵渎神圣的课堂教学,当然他自己也从未在课堂上迟到或者早退,因为在薛老师眼中,这些都算得上是教学事故。

对于教师压力这个问题,薛老师认为,他自己当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教学手段赶不上科技的最新发展,例如多媒体教学已经非常普遍,而自己在使用电脑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他觉得现在升学率仍然是老师们面临的最大压力,就像一个紧箍咒,因为高考仍然是教学的指挥棒。

70年代

阴错阳差走上讲台

讲述:郑祖琼(中学教师)

“1971年从教,当时知青上山下乡,大家都想到工厂里当工人,这是当年最吃香的工作分配。而我因为有文艺方面的特长,加上当时学校也缺老师,就这么阴错阳差地执上教鞭,先做了半年代课老师,因为教得好半年后就转正了,当时一个月工资有30多元。”郑祖琼老师说。

那个年代的学生对老师特别有感情,也很听话,即使是被批评过的学生对老师也是又敬又怕。郑老师说,80年代时学生流行看武侠小说,有的学生躲在宿舍看小说不去上课,她就到宿舍把这些学生抓出来认真严肃地批评教育。

“老师是个辛苦的职业,下了班还要忙着家访、批改作业,但也很欣慰,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郑老师说,那时候她就在班上推广“家校联系本”,让家长鼓励孩子在家里做家务、自食其力,同时要把孩子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交到学校让老师过目。

郑老师说,和以前相比,现在教师地位提高了很多,但是如今的老师大大小小的检查不断,他们疲于应付没法更加投入教学,这一点比较令人遗憾。另外,现在的学生更不好管了,以前学生上课迟到可以让他罚站,说清楚理由才能进教室;如果放到现在,可能就有家长要告老师的状,说这是在体罚学生了。

80年代

高考决定命运

讲述:王锦春(中学教师)

对80年代的学生与家长而言,高考就是一场“凤凰涅槃”。

高考就是那个年代的学生12年寒窗苦读之后必须挤过的独木桥,而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所面临的升学压力也空前加剧。从教近30年,带过18届高三学生,每年从高三开学之初,王锦春就一遍遍地告诫学生:“你们要像一头狼那样勇往直前,向前,你们别无选择!”即使他带的毕业班已经出了两位高考状元,但王老师说,他所面临的最大压力还是升学压力,怕家长把子女交到他的手上,而他却让家长失望,因为他的学生80%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往往肩负着整个家族的期望,需要忍受巨大的压力乃至孤独与寂寞……高考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场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

王锦春对现在教育最深的忧虑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导致大量学生千方百计往重点中学涌,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不是一个幸福的职业?”面对记者的提问,王锦春老师给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打80分,他的总体感受是:物质上稍嫌不足,精神上感觉还算幸福。

90年代

挑战老师的教学方法

讲述:何捷(小学教师)

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因讲课视频被放到网上,从而被央视发现,登上《百家讲坛》、出书,就像当年的易中天,一下子红了,他叫袁腾飞。他用一种学生爱听的语言和方式,贯通古今,把“死”去千年的历史,活灵活现地带到学生面前,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在网上数以万计的评论中,被重复最多的是“当年我要是遇上这样的历史老师就好了”。90年代,这是一个对老师教学方法充满挑战的年代。因为,现在的学生太聪明了。

何捷老师,从教22年,始终痴迷于作文教学钻研,创设了“游戏作文”和“百字作文”两个课题,使他短短几年就在全市的小学语文界崭露头角并名声在外。何捷把好老师的标准概括为:幽默,民主,爱生。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他也有压力,“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害怕,有些和社会脱节的感觉,对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简直是一无所知。”何捷老师说,教师教育水平无法提高带来压力,在他看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一切只能靠自己。

21世纪

没时间静下心钻研业务

讲述:林术钦(小学教师)

林术钦老师刚毕业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整整三年被灌输的都是教师行业就是服务业,教师就是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所以从没觉得教师的地位很低下,他认为教师就应该很真诚地解决学生和家长的难题。

那时候感觉家长都很敬重老师。后来辗转了几所公立学校,就发现因为学校位置、生源、家长素质的不同,不同学校教师的地位也不同。

林老师说,小城镇的普通小学,由于家长绝大部分是农民工,打工很忙没有时间管孩子,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所以虽然教学环境不好,但是老师很受敬重。可是到了市区的重点学校就不一样了,很多孩子都是家长想方设法送进来的,大多娇生惯养,隔代教育的较多,经常是老师帮孩子补课,家长在门外谩骂。在那里当老师常感觉吃力不讨好。

作为教师,林老师觉得自己最大的压力是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尽管他一周课不多,只有十一二节,但是除了教学外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完成各种类型的表格上。尤其是当班主任以后,六年级上一节作文课下来就要花好几个小时改作文,学生在其他课堂或者校外校内出了问题也要处理,现在小学班级是班主任负责制,什么事情都要找班主任,烦不胜烦。

新闻推荐

马来西亚将向外国游客征收旅游税

马来西亚旅游和文化部长纳兹里8日宣布,马来西亚将从9月1日起向外国游客征收旅游税。纳兹里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外国游客入住马国内任何酒店每房每晚会被征收10林吉特(约合15.6元人民币)的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听他们讲教师的苦与乐 本报记者 牛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