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按照全面改革部署的要求,财税改革有三大方面的切入要领:第一大方面就是预算管理改革,第二个大的方面是税制改革,第三大方面的改革是优化调整中央和地方体制,包括理顺收入的划分。我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现在的基调是加快立法,换句话说是立法先行,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年内不会有动作。
什么时候会有动作?还得观察什么时候完成立法。据此可以有个粗略的推测:2015年应该是房地产税的立法进入立法程序。通常情况下,立法的草案在人大这个程序,会经历一审、二审、三审还有四审,其间一定会有激烈的争论,还要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所以我们希望能用明年一年的时间走完这一过程。如果出现一年走不完(程序)的情况,就要转到2016年。一旦2016年仍然出不了结果,就会和中央的要求发生背离。此前中央明确说,财税改革重点的、基本的事情在2016年要见眉目,2017年,中央决策层希望前面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到位以后,给下一阶段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做出全面的铺垫。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2016年就很关键了。如果2016年能够完成房地产税的立法,也交待得过去,2017年开始依法执行,就不是上海重庆两地试点再由什么地方跟进的问题了,届时就会按照这个通过的法律,适应的城镇区域一起来做、一起来执行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跟踪的有难度的事情。
房地产税里面的立法基本精神是无可回避的,那就是中国必须接受一个历史性考验,来建立直接税里面的非常重要的税种。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不可能照搬美国的普遍征收模式,我认为必须设计一个调节高端、给出低端扣除的税制框架,可以在立法过程中充分理性地讨论,来求得最大公约数。
(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系贾康11月2日在北京出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4)第12届改革论坛时发表的演讲,有删节)
新闻推荐
中日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外交部表示:外交部长王毅和商务部长高虎城拟分别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经产大臣宫泽洋一
聚焦2014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核心提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曲星表示,这四点原则共识概括了中日关系的基础、历史、现实和未来,对于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政治基础。四点原则共识之间...